刘禹锡散文《陋室铭》原文赏析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一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变法,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入朝,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故世称刘宾客。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其诗注重有益社会,锋芒较显。怀古之作,亦具特色。善于吸收民歌影响,创作许多《杨柳枝词》、《竹枝词》,清新活跃,开拓了中唐以后诗歌新领域。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说明

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韵文,用以策励自己或颂扬他人,后来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刘禹锡的陋室,建于他贬职和州期间。他在此着书撰文,吟咏诗章,沉浸在逸趣雅兴的精神世界里,这篇文章反映的正是这一侧面。文章以山水神龙取兴,接以环境景物之幽静、往来朋友之高雅、独处室中之自得。最后与历史名人作比附,从而突出了陋室不陋、有德为馨的主旨,表现了自己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与高洁品性。全文篇幅短小,但内容充实。采用对偶句式,以富有节奏的音乐性贯串全文,使文章显得轻灵而潇洒,精简而深邃。

集评

吴楚材曰: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之中触目皆成佳趣。末以“何陋”结之,饶有逸韵。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

李扶九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起以山水喻引,则来不突;末引古结,则去不尽。中间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布置层次。末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着迹,尤见其巧处。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三·一字立骨》

余诚曰:起首四句,兴起室以德重意,“惟吾德馨”一语,道尽陋室增光处,最为简要。以下皆言吾德之能使陋室馨也。是故苔痕草色,无非吾德生意。谈笑往来,无非吾德应酬,调琴无丝竹乱耳,阅经无案牍劳形,愈不问而知为吾德举动矣。吾德之能使陋室馨者如是。虽以是室比诸葛草庐,子云玄亭,无多让焉。末引何陋作结,而诵法孔子,其德又何可量耶。室虽陋亦不陋矣。至其词调之清丽,结构之浑成,则文虽不满百字,自具大观。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