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苏洵《六国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2、战不善,弊在赂秦3。赂秦而力亏4,破灭之道也。

或曰5:“六国互丧6,率赂秦耶7?”曰:“不赂者以赂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8,故曰: ‘弊在赂秦’也。”秦以取之外9,小则获邑10,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1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1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13。思阙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1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15,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6,奉之弥繁17,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8,——至于颠覆19,理固宜然20。古人云:“以地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1。”此言得之22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23,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4;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2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2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3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1,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2,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33,良将犹在34,则胜负之数35,存亡之理36,当与秦相较37,或未易量38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3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40。悲夫4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2,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3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4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5,是又在六国下矣46



【注释】 1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2兵:兵器。利:锋利,锐利。 3弊:弊病。赂:贿赂。 4力亏:国力亏损。 5或:有的,有人。 6互丧:彼此丧亡。 7率:全部,一概。 8独完:独自保全。 9攻取:进攻夺取。 10邑:县邑,小城。 11得:收获。 12其实:它的实际。 13固:固然,原本。 14厥:其,他们。 15割:割让。 16无厌:没有满足。17弥:越,更加。 18判:判定、断定。 19至于:直到。20宜然:应该这样。 21古人:指战国时的苏代、孙臣等人。 22得:占,在。 23迁灭:灭亡。 24与嬴:同秦国结交。 25远略:长远的战略。 26义:遵循道义。 27速祸:招致祸害。 28尝:曾经。 29连却:接连使之(秦军)退却。 30洎(ji记):等到。31革灭殆尽:消灭得差不多了。 32向使三国:以前假若韩魏楚。33刺客:指荆轲。 34良将:指李牧。 35数:命运,定数。 36理:道义。 37当:应当。相较:相互较量。 38量:判断,估计。39并力,合力。西向,对付西面的秦。 40食:动词,吃,吞。41悲夫:可悲啊! 42积威,久积的威势。劫,挟制。 43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44苟,假若。 45故事,旧辙。 46下,“在……之下”。



【今译】 六国为秦所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贿赂秦国而自己国力亏损,才是灭亡的道理所在。有人说:“六国彼此都灭亡了,并非都去贿赂秦国呀?”答:“不贿赂的因贿赂的丧亡,因失去强有力地援助不可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用战争夺取之外,小利可以得到小城,大利可以得到大都市。把秦国所得的贿赂作比较,依靠战胜所得到的,贿赂实际上是它的百倍,诸侯之所以灭亡,在战争失去的,实际仅是贿赂的百分之一。秦国最大的愿望,诸侯最大的毛病,原本不在战争。他们的祖先,披霜顶露、辟荆斩棘,一尺一寸开辟的土地,子孙们看它却不爱惜,奉献给他人,如丢弃草籽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换得一夜安稳觉。早起观望四周边境时,秦军又兵临城下了。然而诸侯的国土有限,强暴的秦国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奉献土地愈频繁,侵略也更加快。所以,不用打战而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断定了,直到灭亡,道理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奉献秦国,好比抱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灭。”这话是说对了。

齐国人不曾贿赂秦国,最后继五国灭亡后也灭亡了,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与秦国结交而不援助其他五国,五国都灭亡了,齐国也不可避免要灭亡。燕国、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保卫自己的疆土,出于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小却后被秦灭掉,这是用兵的功效。到燕太子丹时,听从荆轲的计谋,这才招致了灾祸。赵国曾与秦国五次交战,两次失败而三次战胜,后来秦国两次进攻赵国,李牧率兵连续击退了秦军。等到李牧遭受谗言被杀,邯郸(赵国首都)变为秦国的郡,可惜赵国抗秦没有坚持到底。况且燕、赵处于军队被秦国消灭得差不多时,可以说智谋国力单弱危险,战败而被灭亡,实属不得已。以前假如韩、魏、楚三国各自保卫疆土,齐国人不去依附秦国,荆轲不行刺秦王,李牧不被杀,那么,胜负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应当同秦国相互较量,也许不太容易估量。

呜呼!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礼待天下的奇才,合力对付西方的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的人吃东西也咽不下去。可悲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久积的威势所逼迫,日日削一点月月割一块,最终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可被久积的威势所挟迫啊!

原本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国,国势弱于秦国,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假若凭目前疆土之广大,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之旧辙,这又比六国还不如了。



【集评】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欧阳修:‘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指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宋·曾巩《苏明允哀词》:“(苏洵文)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十六:“六国所以不能百强者,一在贪近利而互相侵伐,一在苟安而不肯用兵。此从事赂秦以至于亡也。论与子由篇相同,而笔力远过。”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一:“清刘大櫆:(《六国论》)笔力简老。”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十一:“是论只在‘不知天下之势’一句。苏秦之说六国,意正如此。当时六国之策,万万无出于亲韩、魏者。计不出此,而自相屠灭。六国之愚,何至于斯?读之可发一笑。”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三:“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比较激切。以地赂,以金缯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八:“明·何仲默:‘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清·储欣:“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心,淋漓深痛。”

“此(指宋向契丹、西夏分别纳银、绢、茶叶事)虽非割地,然几与割地无异,故明允慨乎其言之也。”



【总案】 苏洵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犹以政史策论擅长,《六国》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六国》一文逻辑严密,善于推理,行文汪洋恣肆,气壮而文高。老泉对《战国策》研读有功,故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为秦所灭的关键所在,语言老辣犀利,纵横捭阖颇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风格。本文旨意非在评论六国与秦之得失,而是借六国之灭亡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时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西夏等异族的侵略,绝不可采取贿赂的方式,走六国灭亡的老路,应当坚决加以回击、抵抗,朝廷屈辱求和的方针,最终会导致国力削弱,走向灭亡。作者借古喻今,总结历史教训,紧紧扣住国家的根本命运,希望统治者醒悟,在当时是颇具爱国思想的。今天我们看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不能以此去苛求数百年前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