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1,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3,草色入帘青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7,阅金经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10。南阳诸葛庐11,西蜀子云亭12。孔子云:“何陋之有13?”
【注释】 1陋室:简陋的房屋。 2惟吾德馨(xin 欣):由于我的德行而使陋室充满芳香。 3上阶:蔓延上台阶。 4入帘:映入窗帘。 5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6白丁:布衣平民。此处指没有学问的人。 7调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8金经:佛经。古时佛经往往用泥金书写,故名。 9丝竹乱耳:丝,指弦乐。竹,指管乐。乱耳,扰乱听觉。 10案牍劳形:案牍,官府案卷公文。劳形,劳顿身体。 11南阳诸葛庐:指诸葛亮隐居于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的草庐。 12西蜀子云亭:指扬雄在四川成都写作《太玄经》的玄亭。一说,子云亭在四川绵阳市。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四川成都人,他在简陋的屋子里写成《太玄经》,后人称为玄亭。 13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语出《论语·子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今译】 山不在于多高,有神仙就能著名;水不在于多深,有蛟龙就有灵异。这是简陋的房屋,只因为我的美德而充满芳香。青苔蔓延上台阶碧绿一片,草色映入窗帘一派青葱。谈笑时有博学的文人,来往的没有不懂文化学术之人。可以在此弹奏无装饰的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弦乐、管乐扰乱听觉,没有官府的案卷公文劳顿身形。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成都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集评】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在德者居之,则陋室之中触目皆成佳趣。末以‘何陋’结之,饶有逸韵。”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起四句,兴起室以德重意。‘惟吾德馨’一语,道进陋室增光处,最为简要。以下皆言吾德之能使陋室馨也。是故苔痕草色,无非吾德生意。谈笑往来,无非吾德应酬。调琴无丝竹乱耳,阅经无案牍劳形,愈不问而知为吾德举动矣。吾德之能使陋室者如是。虽以是室比诸葛草庐,子云玄亭,无多让焉。末引何陋作结,而诵法孔子,其德又何可量耶。室虽陋亦不陋矣。至其词之清丽,结构之浑成,成文虽不满百字,自具大观。”
【总案】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箴铭类,多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或戒勉自己。古代的铭文中,有些夹杂不少封建说教。刘禹锡这篇铭文,格高旨远,片言百意。文章通过对自己陋室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我高洁超俗、孤芳自赏的情趣。全文紧扣一个“陋”字展开叙写。作者先用奇警的语句、新颖的比喻说明室之华陋取决于德之有无,然后以简洁细腻的笔触描写居室的里里外外,最后用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玄亭喻自己的陋室,并借孔子的话来反问作答。文章虽只寥寥81个字,但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语切旨远,历来为人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