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教战守》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夫当今生民之患2,果安在哉3?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4,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5,是故天下虽平6,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7。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8,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9,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10。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11。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12,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13,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14。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15,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16,则相与恐惧讹言17,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18,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19,其刚心勇气20,消耗钝眊21,痿蹶而不复振22。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23,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24,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25。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26?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27。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28。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29,其筋骸之所冲犯30,肌肤之所浸渍31,轻霜露而狎风雨32,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33,出则乘舆34,风则袭裘35,雨则御盖36。凡所以虑患之具37,莫不备至38。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39,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40,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41。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42;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43,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44。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45,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46,岁以百万计47。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48,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49,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50。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5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52,则其为患必有不测53。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54,教以行阵之节55;役民之司盗者56,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57,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58。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59,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60。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61?
今天下屯聚之兵62,骄豪而多怨63,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64,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65,则固已破其奸谋66,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57,岂不亦甚明欤!
【注释】 1教战守:意思是教民习武,学会战守。 2生民:人民。 患,祸患。 3果:究竟。 4为之计:对此加以考虑。计,虑,想出办法。 5兵:军备。 6平:安宁无事。 7隙:空闲。 致,招致。 田:同“畋”,打猎。 8进退坐作:指军事操练的动作。《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坐,古人席地而坐,双膝跪地,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作,起。 9钟鼓、旌旗:古代军队作战靠旗鼓指挥。 10安:感到习惯。 斩刈(yi易):砍杀。 际:间。慑:害怕。 11惊溃:惊慌逃散。 12迂:迂腐。 13去兵:解除武备。 盛节:美好的行为。 14卷甲而藏之:把衣甲、武器收藏起来。甲,古代军人所穿革制护身衣,这里也包括武器。 15甲兵顿弊:武器不锋利、衣甲破坏,这里泛指军备废弛。 顿,通“钝”。 16卒(cu促)有:突然发生。 卒,同“猝” 17相与:彼此。 恐惧讹言:惶恐不安,谣言四起。 18开元、天宝:唐玄宗的年号。 19豢(huan换):养。这句意思是,生活在游戏、酒食中。 20刚心:坚强的意志。21钝眊(mao貌):衰颓。眊,同“耄”,衰老。 22痿(wei伟)蹶:萎靡不振。痿,筋肉痿缩。 23区区:小小的。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人,曾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后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乘之:指乘机作乱。 24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所遇州县,望风瓦解。” 25微:衰微。安史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败,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26至:周到。 27平居:平时,平素。 28告病:称说自己有病。 29穷冬暴露:极冷的冬天也在外边劳动。 30冲犯:触犯,指冒着炎热、寒冷。 31浸渍(zi自):浸泡在霜露风雨中。 32狎(xia侠):轻侮。 33重(chong虫)屋:高楼大厦。 34乘舆:坐车。 35袭裘:穿皮衣。袭,加农,穿衣。 36御盖:打伞。御,用。盖,遮阳御雨的用具。 37虑患之具:预防病患所需用之物。虑,事先考虑到并加以预防。 38备至:齐备。 39步趋动作:指手足要经常活动。步趋,指走路。 40 四体:四肢。狃(niu扭):习惯。 41涉:历。险:这里指能使人致病的风、寒、湿、热等。 42股栗:大腿发抖,形容十分恐惧。 43士大夫:这里指官居要职的人。 44渐不可长:意思是说一开始就应制止,不可让它滋长。 渐,事物的开端。 45无自而有:无从发生。 46西:指西夏。北:指辽国。虏,对敌方的蔑称。 47以百万计:宋仁宗庆历年间,每年向辽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百万,极言数量之多。 48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49出:发生。 50要:总之。 51渐:逐渐,平时让百姓逐渐接受军事训练。 52出身:投身。蹈死地:指走上战场。53不测:不堪设想。 54庶人:平民,老百姓。这句意思是,普通平民在官府服役的。 55行(hang杭)阵:军队行列。节:节度,规则。这句是说进行队列训练。 56役民:服役的人民。这句意思是,服役的人民负有捕盗责任的。当时在地方上服役的弓手、壮丁,负责维持治安,逐捕盗贼。 57都试:汉代有定期集合官兵于都城演习武事的制度。 58以军法从事;按照军法处理一切事情。从事,办事。 59挠:屈,约束。60不教之民:未受过训练的老百姓。 61孰与:何如。 62屯聚之兵:驻扎在各地的军队。 63骄豪:傲慢专横。 64邀其上:向上级邀功。邀,求。 65彼:指屯聚之兵。知有所敌:知道还有对手存在。66奸谋:营私作恶的企图。 67际:界限。
【今译】 当今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只知安于现状而不知暗伏危机,只能过安适生活而不能吃苦耐劳。这种祸患眼下看不出来,而以后将会看到。现在不对此早加考虑,以后就将不可挽救。
古代的帝王懂得军事是不可废弃的,所以天下即使太平无事,也不敢忘记战备。在秋冬农闲的时候,招集老百姓打猎以讲习武事。用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教练他们,使他们听惯钟鼓、看惯旗帜而不致一听到看到就心意慌乱,使他们的心情对攻击砍杀感到习惯而不惧怕。因此虽有盗贼的事变发生,人民也不至于惊慌逃散。到了后代,采用迂腐儒生的意见,把不要军备看作是圣明君主的美好行为,天下一平定,就把衣甲武器收藏起来。过几十年以后,衣甲武器破烂损坏,人民一天天地也习惯过安闲逸乐的生活,如突然有强盗敌寇来犯的紧急情况发生,就彼此惶恐不安、轻信谣言,不去抵抗而四散逃跑。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很太平吗?就因为人民享受惯了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在游戏、酒食中过日子,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勇气,被消耗得衰颓不堪,精神萎靡而再也振作不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趁机一起来作乱,四方的百姓,就象鸟兽那样到处逃窜,乞求作他的俘虏还怕来不及,弄得天下四分五裂,唐王朝当然因此衰败了。
我曾经试着这样论述过:天下的情况好比一个人的身体。王者、公卿和大官僚,所用来保养身体的东西和方法,难道不讲究极了吗?然而他们平时常常因为疾病多很苦恼。至于农民小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苦,却不曾说自己有病。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风雨、霜露、寒暑的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农民小百姓,夏季最热的时候还在尽力劳动,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在外边干活,他们的筋骨与炎热寒冷接触,肌肉皮肤在风雨霜露中浸泡,便不怕霜露风雨,因此严寒大暑不能为害他们。如今那班王者、公卿和大官僚,住在高楼大厦中,出门就要坐车,吹风就要穿皮衣,下点雨就要打伞。一切用来预防病患的东西,没有什么不齐全。害怕得太厉害,保养得太过分,稍微有一点不适合,寒气和暑气就侵入体内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要使自己既能享受安乐又能吃苦耐劳,手脚要经常活动,让身体适应寒暑的突然变化,然后才会坚实健康强壮有力,经历危险而不至于受到损伤。就百姓来说也是如此。当今太平无事的日子长久了,天下的人们,自满、怠惰而且脆弱,有如妇女小孩,未走出过房门。说起打仗的事,就缩起脖子、两腿发抖;听到强盗敌寇的名字,就捂着耳朵不愿意听。那班有地位的人也从来不曾说到军事问题,认为那是无事找事、对人民的干扰,一开始就应加以制止。这种情况不也就是害怕得太厉害、保养得太过头吗?
天下本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祸患。糊涂的人看到四方一时没有什么事故,就认为事变无从发生,这种想法也根本是不对的。现在国家用来献给西夏和辽国两个敌人的钱财物资,每年要用上百万两来计算。奉献的一方东西是有限度的,而索取的一方又没有满足的时候,这种形势定会引起战争。看来打仗是必然的趋势。不是我方先动手,就是敌方先动手;不是先发生在西边,就是先发生在北边。现在所不能预测的,在于战争的发生可能有迟有早有远有近,总之是不能避免的。如果天下避免不了使用军队作战,要使用军队而平时又不对百姓逐渐进行军事训练,让他们从安享欢乐的平静环境中,一下子投身行伍而走上战场,所担的风险一定不堪设想。所以说:天下的人,只知安于现状而不能吃苦耐劳,这就是我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我想让社会上有地位的人都重视武功,讲授和学习兵法;普通平民在官府服役的,都进行队列训练;服役的人中担负有捕盗责任的,把扑击刺杀的方法传授给他们。每年年终就将他们召集到府城,象古代在都城讲习武事的方法那样,评定胜负,进行赏罚,长期照此施行,就可以再用军法来处置一切事情。然而议论是非的人一定认为这是无故惊动百姓,又用军法加以约束,百姓将会感到惊恐不安。而我认为这正是使百姓安定的好办法。天下果真是不能去掉军事的话,那么一旦有战争发生就将会把未受过训练的百姓赶去作战。在未发生事故时就惊动百姓,虽然会产生小的怨言,然而比起突然间让百姓去作战的危险来又如何呢?
现在驻扎在全国各地的军队,傲慢蛮横而又时常发泄不满,欺压百姓而又要向上级请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心中认为天下懂得打仗的,只有我们罢了。如果让普通百姓都学些军事知识,他们知道有了对手,想干坏事的企图定会破灭,而骄横习气也会被打掉。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也是很清楚的吗?
【集评】 明·宗臣:“此篇文字绝好。词意之玲珑,神髓之融液,势态之翩跹,各臻其妙。”(《三苏文范》卷九引。《苏长公合作》卷五引此,作吕雅山语。)
明·唐文献:“坡翁此策,说破宋室膏肓之病,其后靖康之祸,如逆睹其事者,信乎有用之言也。至其文闳衍浩大,尤不可及。”(同上。《苏长公合作》卷五引此,作钱文登语。)
【总案】 苏轼于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应制科考试,作《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本文是《策别》中的一篇。
宋仁宗时,宋王朝在辽和西夏的威胁下,显得软弱无能,一直采取妥协求和的办法,每年向辽、夏送去大批财物。作者认为“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战争最终是不可避免的,“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安于现状,“知安而不知危”,不注意“尊尚武勇,讲习兵法”,这是最大的危险。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主张教民习武,随时作好战争准备,以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也是很有远见的。文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接着用历史事实、用养身为喻,并结合现实情况,具体说明教民习武的重要,和“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最后提出教民习武的具体办法,并补充说明“平民皆习于兵”的好处。总之,作者认为只有“知危”、“能劳”、不“去兵”、不“忘战”,才能保国安民,否则将带来“大患”。那种认为教民习武是“生事扰民”、会“使民不安”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有害的。本文论点鲜明,用各方面的事实来反复论证,设喻浅近,分析形势深刻具体,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