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愚溪诗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柳宗元《愚溪诗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1,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2,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3。古有愚公谷4,今余家是溪,而名莫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5,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6。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7,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8

夫水,智者乐也9,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10,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11,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12,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13,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14,而违于理,悖于事15,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16。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7,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流俗,亦颇以文墨自慰18,漱涤万物19,牢笼百态20,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21,昏然而同归22,超鸿蒙23,混希夷24,寂寥而莫我知也25。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灌水:在广西的西北边,北流至全州流入湘江。阳:水的北面。 2潇水上:指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因潇水于县城西北汇入湘江。3绝:绝妙。家:动词,安家。 4愚公谷:在今山东临淄县西。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5断(yin银)断:争辩貌。 6上出:向上涌出。 7错置:错杂陈列。 8辱:使它受屈辱。 9语出《论语·雍也》。乐:喜爱。 10坻(chi池):水中高地。 11蛟:龙的一种,皆神话中动物,传说能兴云作雨。兴:使兴起。 12语出《论语·公冶长》。宁武子: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宁俞。13语出《论语·为政》。颜子:颜回。 14有道:指政治清平之世。15悖:违背。 16莫我若:即莫若我,比不上我。 17鉴:照。18颇:很。 19漱(sou擞)涤:洗涤。 20牢笼:包括,这里是捕捉的意思。 21不违:毫无间隙。 22昏然:模糊难分。 23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指宇宙大气。 24希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是无声无色,空虚寂静的境界。 25寂寥:寂静。

【今译】 灌水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位姓冉的曾经在这里住过,所以给它取个名字叫冉溪。”又有人说:“‘这条溪水可以染色,根据它的性能来命名,所以叫它为染溪。”我因为太愚笨而犯了罪,被贬到潇水边上,爱上了这条小溪,沿着它往深处走了二三里,找到一个风景绝妙的地方安下家来。古代有个愚公谷,如今我在这溪旁安了家,可是它的名称一直没有定下来,住在当地的人还在争论不休,看来溪名不能不改了,所以把它改称为愚溪。我在愚溪上游,买下一个小山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为我所有,起名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露出在山脚下的平地上,泉水原是由地下向上喷涌出来的。几股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水道叫为愚沟。于是背来沙土堆起石头,把溪流狭窄的地方堵起来便成了一个池塘,叫做愚池。愚池的东面的房屋叫愚堂,它南面的亭子叫愚亭。池中的小岛叫愚岛。愚溪两岸秀美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布局有致,都是山水中少有的奇景。流动的水,聪明的人是喜爱的。现在这条小溪却偏偏被“愚”字所屈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它的水位很低,不能用来灌溉;水势又陡又急,有许多小洲和石头,大船开不进去;水道曲折浅窄,蛟龙看不上眼,不能靠它来兴起云雨,没有什么可有用于社会的。愚溪的这些方面恰好和我相似,既然这样,那么它即使受屈辱,我们把它视为愚笨的东西,也还是可以的。宁武子曾说“在国家动乱的时候,就显得很愚蠢”,那是明智的人故意装糊涂;颜回“整天不说一句与老师见解不同的话,象是很愚蠢”。那也是聪明的人有意装糊涂:他们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愚蠢。如今我赶上了政治清明的时代,却违背事理,做错事情,所以凡是被看做愚蠢的人也没有比我更愚的了。这样,那么世上就没有谁能和我争夺这条溪水了,我就有条件独自占有它,并且用“愚”字来给它命名了。这条溪水尽管对社会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却善于映照出万物的美与丑,清洁,明亮,秀丽,澄澈,奏出的声音铿锵悦耳,有如金石一般,能使愚昧的人笑逐颜开,眷恋爱慕,高兴得不愿离去。我虽然与世俗不合,却也能借文章以自慰。洗涤净万事万物,让它们的本来面貌格外鲜明突出;捕捉住事物的千姿百态,形象地刻画出社会病态和政治弊端,没有什么能逃避开我的眼睛。我用“愚辞”歌颂愚溪,就觉得渺渺茫茫与万物融为一体了,朦朦胧胧同天地有了一致的归宿了,超脱宇宙之外,溶于自然之中,在寂寞清静的境界里,连我自身的存在也忘记了。于是我写了《八愚诗》,刻记在溪边的石上。

【集评】 清·吴调侯、吴楚材《古文观止》卷九:“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

【总案】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愚溪诗序》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可以视为柳宗元山水诗和山水记的总序。他的诗也好,记也好,无一不是在山水美景的描绘之中,寄寓着自己的身世遭际与思想感情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是画境与心境的融合,本诗序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统观全文,作者觑定一个“愚”字,用它来绾合溪与水,既以人观溪,又借溪写人,景中含情,虚中见实,艺术风貌蕴藉而空灵;在写的过程中,忽溪忽人,乍人乍溪,由不愚而愚,由愚而不尽愚,顿宕曲折,灵动而情趣横生。在人与溪的间错描写中,又循着先溪后人,溪人兼写的次序运笔,递进而又避免了平直,因为“夫水”一段重笔写溪而后及于人,“宁武子”一段重力写人而后与溪相应,这就使文章定序中有了变化。

深入内里,作者巧用了一系列对比,用牢骚语,愤慨话,宣泄出了自己痛苦与愤懑的感情。愚溪八景的美之实与愚之名形成鲜明的对比;宁武子与颜回的假愚与作者的“真”愚,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遭有道”却“违于理,悖于事”的愚的表现与“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的智的反映,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几组鲜明对比的交相互补中,说明了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即愚者不愚。以愚衬美,以愚托智。之所以名之曰“愚”,实乃人为。以愚名溪,是对溪的美的玷辱;因触罪而遭贬斥,使之“无以利于世”,也是对作者智的玷辱。这样,文章的讥刺之意,揭露之旨,愤慨之情,便借景物和托议论表现出来了。

总之,文章议论、叙事、写景有机结合。写景错落有致,指点如画;议论前后照应,先抑后扬;叙事井然有序,文至情生。笔墨洗练至极,文思高超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