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城临河驿楼·岑参》原文与赏析

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岑参于玄宗天宝八载(749)、十三载(754)两度西行出塞,来回都路过金城。金城,即今甘肃省兰州市。金城的山水使诗人深心激动,神思飞越;诗人的作品又使金城山水的雄奇与秀美宛然在目,名声远播。

诗人站在黄河边的驿楼上登临送目,前六句写所见,末两句写所感。

金城在黄河南岸,金城关在黄河西北岸,今白塔山的西南。金城关依山傍水,背倚峰峦起伏的白塔山,南临水流急湍的黄河,紧扼住东西交通的咽喉,形势十分险要。诗人登高望远,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古戍”,古老的碉堡或城上供瞭望敌人的楼,这里即指金城关。“重险”,层层险阻,指金城关所处的山水地理位置。清人张澍在《金城关》诗中说: “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白马涛声喧日夜,青鸳幢影出冈峦。”可以帮助我们想象金城关险要的形势。“古戍”、“重险”的用字若不经意,实深有讲究: “戍”上着一“古”字,见出金城关历史的久远;“险”上加一“重”字,表明其险非止一处。两个修饰词使全句笔力千钧,气格苍劲。第二句接写金城关上高楼。高楼突兀耸峙,诗人想象,登上高楼向西看去,一眼就能望到河西走廊一带。“五凉”原指晋代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这里指原为五凉所居的河西走廊一带。说“高楼”上能望见“五凉”,无疑是夸大之辞——河西走廊自身即长达二千华里,为远望所不可及,何况金城与河西走廊之间还隔着一道高耸的天然屏障乌鞘岭呢!但因了这一夸大,我们对金城关城楼之高,城楼上视野之开阔,却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上两句写抬头远望并远望时的联想,三、四句则写低头近看:专为传送公文开辟的大路(“驿道”)顺着山脚回旋曲折,黄河水势汹涌,似乎已浸到城墙边上。诗人的目光从“高楼”移到“山根”,又从“山根”移到“河水”,过渡极为自然,在古关雄放的背景上进一步描画出关旁水陆两面的奇险景象。

“庭树”两句是诗人收回目光时的偶然发现:只见庭院里的树枝上,鹦鹉已经筑了巢;在园子里,诗人想象,麝正安卧在花丛下。这两句,一写鸟,一写兽;一写空中,一写地上,景色韶秀,情趣恬适。关于“园花隐麝香”句的含义,流行注本的解释似都不无商榷余地。如《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说: “麝香:雄麝脐部香腺的分泌物,含有浓烈香味,可做香料或药材。这句说,园中的花潜藏着浓烈的香气。”又如《岑参边塞诗选》(张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说: “‘隐’,遮蔽。‘麝香’,麝的腹部有香腺,它的分泌物即麝香,香气浓烈。”又说全句的意思是: “鲜花盛开,喷发着浓烈的芳香。”以上两书都把“麝香”解释为麝的分泌物,将“隐麝香”说成是比喻花香浓烈。这是由于不了解在唐代麝香是可以用来指麝的缘故。试看杜甫《山寺》诗中的一联: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上句中的“麝香”接以动词“眠”字,不可能是用作比喻的,只能是指麝。宋代《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说得更为明白: “麝香形似獐,常食柏叶得香。”后人对这一用法也并不陌生,如清人曹尔堪《送宋荔裳少参之任秦州》诗说: “阁暖调鹦鹉,花浓隐麝香。”有趣的是岑参的这一联与杜甫、曹尔堪的有关句都是鸟兽对举,以“鹦鹉”对“麝香”,原因是这些诗都是歌咏陇地的,鹦鹉与麝香都是陇上特产的珍禽异兽。如果将岑参诗中的“麝香”当作对花的香气来理解,则不只与上句处于相应位置的“鹦鹉”不相对称,而且也失去了这两句诗写陇上风光的地域特色。当然,说“园花隐麝香”,是诗人的想象之辞,置身于临河驿楼上,恐怕是难以发现花丛深处的动物的。诗人将景色写得如此美好,流露了他对金城的赞赏与眷恋之情。到末两句竟说自己仿佛已置身于江南水滨,于是归隐江边、当一个捕鱼郎的念头不觉油然而生。对于“忆作捕鱼郎”的理解,不必太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诗人这样说,不一定真的想当隐士,只不过表示金城景色之足以移人情性以及诗人本人动情之深罢了。

《题金城临河驿楼》的成功,主要在于对自然美的深入开掘。诗人笔下的塞上风光,不仅有人们所熟悉的雄奇或苍凉的一面,而且还有一般人往往注意不到的秀美幽丽的另一面。这另一面,酷似江南,但鹦鹉、麝香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明显地有别于江南。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入发掘与成功再现,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作品获得了独特的艺术生命。此诗从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相映成趣,也是它成功的一个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庭树”两句。这两句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上,展示金城雄奇以外的另一面景色;启下,由展示的秀美景色,自然过渡到抒写归隐江上的闲适情趣。由于这两句的作用,全诗既有壮美与柔媚的参差变化,又有景语与情语的对立统一,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