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一首迎客、待客纪实诗,以第一人称口气写,纯是一腔肝胆的披露,坦诚、热情、贴心,又不拘形迹。从主人待客情形看,此客似亲友身份兼而有之。
首联写客来前。平时无客,少有人迹,舍之南北为春水所包围,故所见者,惟鸥鸟成群,日日游于堂之前后。“来”字,见出鸥与我两不相猜,我也待鸥似客,望其来,亦喜其来。从“皆春水”和鸥鸟“日日来”看,所居之地在村而不在城,此又为第五句“市远”作伏。第二联写迎客。客人将到,喜出望外,早早即扫径开门,等待客来。这蓬草之门,平时也总是关着,今天为欢迎客来,特意将它打开。蓬门,又预示家境清寒,为第六句“家贫”作伏。这一联既是内心活动的揭示,也是迎客行动的具体写照。有此一联,客人来到时欢迎情景,来到后寒暄叙旧情景,诗中不写,亦可想见矣。第三、四联集中写便饭待客,皆餐桌上的待客语。盘中之菜,缺少美味,樽中之酒,也只是家酿之陈品。诗到此似已把待客之情写足,但主人之意犹未尽,所以尾联忽然别拓新境: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竟要把邻翁唤来作陪客,共同把这些酒饮完。这充分表达了主人待客的恳挚、坦率。
此诗写迎客,笔落在客到前扫径开门时之自言自语;写待客,笔落到初入席时餐桌上的一番坦诚的剖白。而客到后的情景,餐桌上畅饮欢叙的情景,则一概略过。但其情景是不难想见的。诗之妙即在此,留下广大的空间由读者去玩味、去体会、去思索。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对我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写战争手法的巧妙移用。可见诗人不可不读史,解诗人亦不可不知史。
诗中第二、三两联,在造句上,巧用了互文方法,上下句各说事物之一边而互补,既表达了丰富的含义,又节省了文字,两句话,说出了四句话的内容。杜甫是古代诗人中最善于运用互文这一修辞造句方法的,妙句迭出,读者不可不知。
杜甫另有一首《宾至》诗,宾者,贵客也,有身份之人也。诗中所写迎宾、待宾情景,与此诗比较着看,将更能深入理会此诗之妙。
上四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下四留客,见村家真率之情。前借鸥鸟引端,后将邻翁陪结。一时宾主忘机,亦可见矣。(黄生《杜诗说》)
首联兴起,次联流水入题,三联使“至”字足意,至则须款也。末联就“客”字生情,客则须陪也。(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