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柳宗元》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是一首非律非绝的古诗,全诗只六句,写出了渔翁自晚及晓的一组活动。

西岩,即《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西山是一座“怪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极富个性的山。渔翁入夜后把渔舟泊在西山之傍,宿于西山之下,天明后,烧火煮水,烧的是高洁的楚地之竹,煮的是清澈的湘江之水。“清湘”、“楚竹”,可说是渔翁雅洁与孤高的性格的具体化,巧妙地透露了作者自己的个性。一个“清”字,则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

三四句是一幅足以让人超凡脱俗的画面:太阳出来了,驱散了笼罩江面的烟雾,而烟销雾散之际,刚才还在“汲清湘燃楚竹”的渔翁却突然不见了,随着欸乃一声,在碧绿的倒映着青山的湘水中我们见到了他的身影。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作者把“山水绿”放到“烟销日出”之后,非常真实形象,因为日出之前,江面为雾气所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不可能看到“山水绿”。“绿”,是不可移易的诗眼,喻守真先生引韩昌黎“六字寻常一字奇”来称赞它,未为过喻。

末二句写渔翁船到中流,回望西山已远在天际,山上白云缭绕,似在无心追逐。苏轼曾说: “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大概在他看来,前面四句已把渔翁的孤高个性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惬意情怀写尽,无须画蛇添足。其实这两句并非蛇足,它以悠悠白云来衬托渔翁惬意自在的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

喻守真先生在《唐诗三百首详注》中说: “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主旨却在写景。”这未免隔了一层。作者写景是为了表达他自己雅洁而孤高,处江湖之上而怡然自得的心态。此诗中的渔翁,正象《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一样,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化身。《蔡宽夫诗话》曾拿柳宗元、白居易陶渊明作比较,说: “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者,特为酸楚;……惟渊明则不然。观《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蔡所见诚为有理有据之说,但柳也并非一味地凄恻酸楚,他也有“超世遗物”之时,观此诗可知矣。

东坡云: “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五)

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严羽《沧浪诗话·考证》)

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诗若只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 (李东阳《麓堂诗话》)

气清而飘逸,殆商调欤? ( 〔明〕王文禄《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