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寄兴·李华》原文与赏析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河南的宜阳,是唐代的福昌县城,城西十九里,有当时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风景秀美,气候宜人,不仅唐玄宗、杨贵妃常幸此宫,皇室、贵族、文人、墨客也常到此一带游览。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往昔的热闹繁华烟消云散,到处一片荒凉寂寞的景象。李华的《春行寄兴》没有正面反映这种变化,而是借景寄兴,在山水花鸟中寄托深沉的感慨。

“宜阳城下草萋萋”是总写。作者行经宜阳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盛的青草。春天草盛,本不足为奇,但对于一个本来热闹异常、游人如织的风景区来说,蔓草遍地,即意味着人迹稀少,寂寞荒凉。所以,这“草萋萋”三字隐含着昔盛今衰的无穷感慨,并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涧水东流复向西”,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城西。春天的山涧,满满悠悠,可惜无人游赏,任其冷冷清清地独自流泻,刚流向东,又折向西——连昌宫一带。诗人沿涧缓行,在思索,在寻找……

三、四句写一路见闻: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道旁嘉树,不解人世沧桑,依然枝繁叶茂,花开花落;山中鸟雀,不论历史兴衰,依然鸣声上下,间关啁啾。“花自落”、“鸟空啼”,使人想起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情景。一个“自”字,一个“空”字,透露出人身处浓郁春景中那难言的寂寞之情。

本诗以“春行”为外在线索,借春景而“寄兴”,构思非常精巧。全诗句句写春,又句句含情:春草萋萋,春水盈盈,春花缤纷,春鸟啼鸣,一片春意盎然,本可赏心悦目,但却偏偏“无人”观赏!诗人就是要以草之盛、水之流、花之落、鸟之啼来反衬人之无,让明媚的春光与冷落的气氛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无限惆怅与伤痛。这就是诗人在宜阳“春行”所寄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