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这是王沂孙精心结撰的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咏蝉,抒发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恨。
元朝初年,总管江南浮屠的胡僧杨琏真伽,怙恩横肆,盗发会稽南宋诸帝后之陵墓,掠取陪葬的金银珠宝,而将断肢残骨,弃之草莽。由是激起民愤。时唐珏、林景熙等义士邀集里中少年收葬帝后遗骸。事后宋遗民王沂孙、周密、张炎等十四人,用五种词调分咏五个不同的题目,隐指此事,结集为《乐府补题》,凡37首。据考证,赋“蝉”、“白莲”者,托喻后妃,“龙涎香”、“莼”、“蟹”三题则指帝王而言。王氏这首《齐天乐》,在集中被置于第一首。
词的上片叙写蝉的生活,暗寓国亡家破的悲痛。开头二句擒题。据《古今注》载,齐王后怨愤而死,尸变为蝉。故蝉在树间的鸣叫,有似宣泄自己的满腔余恨,令人为之断魂。接着三句具体写蝉处境维艰,鸣声咽噎,更深入地表现出她离开宫廷的愁恨。“凉柯”点明时值秋天,“还移”暗示栖居不宁。这很自然地就会使人联想到南宋的灭亡,宫女的被掳北去,词人的痛失故国。“西窗”句引入另一境界。经过一场秋雨,蝉声有如碰击的玉佩和弹奏的银筝,悦耳动听。“镜暗妆残”是说尘封镜面,久不为妆,足见遭际可悲。“娇鬓”,魏文帝时有宫人制作一种状如蝉翼的发式,至为美观。这是从漂亮的蝉翼引起的想象。以上四句通过对蝉的生态特征的惊怪和诘问,反跌出词人在经过一场社会大变乱以后无国无君的极度哀愁。
古人认为蝉唯饮清露,换片即从蝉的居高食洁写起。史载汉亡之后,魏明帝将长安汉宫之铜人承露盘迁至洛阳,唐李贺为此写了《金铜仙人辞汉歌》,以抒发兴亡盛衰的感慨。“铜仙”三句即用此典,暗指宋室沦亡,自己无以存活,有如承露盘之迁去,蝉当然无露可饮、无以为生。故下云: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意谓将不久于人世。这里既是写蝉,又是写人,浑然一体,而凄恻之情,溢于言表。“余音更苦”,是说蝉在弥留之际发出的呻吟,显得更加悲苦。古代文人往往用蝉象征清高的人品。于是词人发问:为什么你要独自抱着清高的生活情趣而落得这般凄楚?这是问蝉,也是躬身自问,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与不平。最后二句笔锋一转,通过追怀昔日南风吹拂,万千柳丝飘舞的美好光景,进一步反衬出眼前景况的凄苦。
这首词一气贯下,过片不转换,字字凄断,如泣如诉,反映了词人对国亡家破悲深痛绝又无可如何的思想感情。它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句句写蝉,又句句写人,融描写、抒情和议论于一炉。体物工细,感情真挚,议论往往以逆笔取势,倍觉峭拔有力。
此(前阕)身世之感。此(后阕)家国之恨。(周济《宋四家词选》)
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王碧山咏萤、咏蝉诸篇,低回深婉,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于此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
详味词意,殆亦《黍离》之感耶! “宫魂”字点出命意。“乍咽”、“还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伤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暗”二句,残破满眼,而修养饰貌,侧媚依然,衰世臣主,全无心肝,千古一辙也。“铜仙”三字,宗器重宝,均被迁败,泽不下究也。“病翼”三句,是痛哭流涕,大声疾呼,言海岛栖流,断不能久也。“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也。“漫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灾,视若全盛也。(《碧山词跋》引端木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