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驿中言别·邓剡 》原文与赏析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不放扁舟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邓剡是文天祥的同乡、挚友,曾参加文天祥的抗元军幕。1279年厓山(在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兵败被俘。此年四月,与文天祥一起,被押送大都。六月至金陵。八月,文天祥继续北上,邓剡因病留天庆观就医。此词为邓剡与文天祥诀别时所作,《驿中言别》之“驿”,当即为金陵驿。此词描写金陵劫后余烬、荒凉破败景象,抒发伤时怀国的感情和坚持操守的决心,辞情虽极沉痛哀苦,但意气激昂,没有消沉颓伤之感。

上片写景用事巧妙结合,抒国耻未雪之“恨”。“水天空阔”,长江自古号称天堑,此句极言长江之广阔。下句用赤壁大战时周瑜凭借东风火攻曹操获胜的故事,感叹上天不助文天祥抗元,对抗元失利深表痛惜。“英物”,即指文天祥。“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蜀鸟”指蜀国望帝所化的子规鸟,“吴花”指出金陵为三国时吴都,二者都是悲伤亡国的象征,点出金陵劫后残破荒凉景象。从落日残照、荒城颓壁中又引出“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的亡国惨状。“铜雀”句作者反用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说南宋宫中妃嫔纷纷被掳北去。“金人”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意,当指南宋府库宝物被元军掠至大都。这一切目不忍睹的惨象,是国家之耻,是宋人的大恨,但是,“此恨凭谁雪”?友人文天祥身陷敌手,此去必遭不测。在诀别之际,词人痛感国家失去栋梁,还有谁能洗雪此恨呢!上片的最后两句,“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对文天祥未能挽救危亡局面深表惋惜。上片既能以金陵眼前景物,结合用典使事,抒发亡国的哀痛,又兼及“驿中言别”,从而把离别之恨升华到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

下片侧重言别。前三句总说两人被俘后患难与共的经过,现在却一留一去,分别在即。当此诀别之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词人却只以坚持操守、抗元到底相激励。“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这两句指自己。“鸥盟”表示决不与元统治者合作,决心与鸥鸟结盟隐居。“醉眼”而又“细看涛生云灭”,暗喻元统治者必将很快败亡,词人对此充满信心。以下“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三句,主要指文天祥。作者与文天祥志同道合,相知颇深,所以他坚信文天祥此去大都,必能藐视强敌,视死如归,以浩然正气保持民族气节。“晲视吞赢”,用《史记·蔺相如列传》典故。蔺相如奉璧使秦,面对秦王毁约,持璧睨柱,“怒发上冲冠”,壮气压倒秦王,终于完璧归赵。“回旗走懿”,为三国时故事,诸葛亮死后,蜀军撤回,司马懿率军追迫,姜维遵诸葛亮遗言反旗鸣鼓佯攻,将其吓退。词人用这两个典故,是对挚友的激励,也是赞颂。结尾“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二句想象别后自己今后将长夜无眠,与秦淮河的孤月相对。即是说,失去挚友他将会感到无比孤独,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无穷留恋之情。

这首词写别,且正当亡国之际、乱离之中,却没有消沉的情绪,而是慷慨悲歌,催人奋起,充溢着浩然正气。其写法在豪迈中不失沉郁精警,在慷慨悲歌中不失深沉婉曲,结尾尤有韵致。用典与写景相融合,象征、比喻手法运用自如,颇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