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漫惜余熏,空篝素被。
这首词开头推出一个由龙涎香的传说唤起的想象,造成“孤峤蟠烟,层涛蜕月”这一海山仙岛的奇幻境界。龙涎香,是一种来自南海的名贵的香。蔡絛《铁围山丛谈》: “政和中,太上(指宋徽宗)于库中得龙涎香二,分赐大臣近侍,其规制甚大而质古,外视不大佳。每以一豆大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于是太上奇之,命藉被赐者随数多寡,复收以归中禁,因号龙涎,以为贵也。”龙涎,实际上是香鲸的分沁物。《岭南杂记》: “龙枕石而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采之,以为至宝。”这里用“蟠”、用“蜕”,都暗喻龙。“骊宫夜采铅水”,“铅水”即喻龙涎。这三句以神话故事交代龙涎香的来历。以下六句言龙涎香的制作。经海道远运而来中国的龙涎香,用蔷薇露拌和,最后被制成篆体“心”字形状。“红瓷候火”是说龙涎香放于红色的瓷(盒子)中备用。“冰环玉指”,指点香的女子,“乍识”二字,更富情致。接着作者又追叙了开始被焙时的情景: “一缕萦帘翠影”,再状香痕荡漾,“一缕”说烟气中还带有产地海山仙岛的云烟之状。在章法上又与起句遥相呼应,造成离中有合,变化有致的气势。
词上片体物,下片志感。“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写焚着香与玉人知己相对的两个场合。前者玉人半醉,剪灯夜话。后者是故园飞雪,闭门拥被。今日回思,萦绕心头,令人向往不已。“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则自叹年华老去,无复往日风情。词中一今一昔,缠绵宛转,低回往复。“殢娇”的女子寒夜里剪着灯花,感到香气的温馨和多情,“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焚香的情景更是一室如春,因而觉得“更好”(据《香谱》说焚龙涎香须在“密室无风处”)。这两个场合的描写,都将香与人溶成一片,既艳冶,又清雅。
王沂孙这首《天香》,置于《碧山乐府》卷首,又置于《乐府补题》卷首,为《乐府补题》中咏龙涎香的第一首。《乐府补题》一卷,收周密、王沂孙等十四人词,皆咏龙涎香、白莲、莼、蝉、蟹五物之词。据夏承焘先生《乐府补题考》,《乐府补题》中的咏物词,疑为元时发绍兴六陵而作。公元1278年,元僧杨琏真伽为江南总摄掌释教时,在会稽发掘宋理宗、孟妃等六个帝后陵墓。夏承焘先生认为,《乐府补题》所咏的龙涎香、莼、蟹皆咏宋帝,白莲、蝉则托喻后妃。宋亡于1279年,迟六陵被发一年;而以龙比喻皇帝向来是中国的传统,所以“骊宫夜采铅水”句被认为是暗指理宗口中珠宝水银被掠取,是可能的。
碧山《天香》(龙涎香)一阕,庄希祖云: “此词应为谢太后作,前半所指,多海外事。”此论正合余意。惟后叠云: “荀令如今渐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必有所兴,但不知其何所指,读者各以意会可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起八字高。字字娴雅,斟酌于草窗、西麓之间。亦有感慨,却不激迫,深款处得风人遗志。(《云韶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