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
六月鹌鹑何处家,天津桥上小儿夸①。
一金且作十金事,传道来春对蔡花②。
【注释】
①天津桥:在河南洛阳西南。隋炀帝大业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气象,建桥曰天津。此处指那些移居京城的满清贵族之居所。夸:炫耀。②蔡花:野草的花。《说文解字》:“蔡,草丰也。”
【评说】
本诗选自汪子豆辑《八大山人诗钞》。
鹌鹑是八大山人常画的一种小鸟。鹌鹑,头小尾秃,似小鸡雏,羽毛赤褐色,身上有黄白色条纹,毛有斑点,特像破落户的百衲衣,所以古人称衣衫破旧褴褛为“衣若悬鹑”、“鹑衣百结”。鹌鹑无居,性畏寒,这就极易引起八大山人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在历经了国破家亡之后的画家,犹如飘蓬,居无定所,孤身一人,但即便是身处此境,仍是心系旧朝,忠心不改。在这幅画中,他就借鹌鹑来抒发这一情怀与愁绪。画上两只鹌鹑,一雄一雌,相对而立,蜷缩着身躯,这表明已是霜重秋浓的季节了。在寒风的侵袭下,那本就蓬松的羽毛抖动了起来。其中的一只似乎正在四顾,希冀在这西风之中觅得一丝食物,看来它们已经是很久没有饱食过了。虽然它们只能以蜷缩来御寒,食不果腹,但依然白眼向人,一副冷峻孤傲的神态。除此而外,画面上别无他物,使得氛围益发显得萧条冷落,同时也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在空白之处,画家题上这首诗,写出了鹌鹑生活的艰难困苦,更流露出一股无可奈何的苦涩,与画面相互补充。首句以鹌鹑的口吻写出了它的自我哀叹,四处飘泊,到底何处为家?而满清显贵移居中原后,却是穷奢极欲,竭力炫耀显富,不要说大人,就连那些小孩都已学会。此句作者有意宕开一笔,与前句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鲜明。但不管怎样,鹌鹑的本性不改,待到来春,依旧是面对野草而为家,以苦为乐,此前人所谓“夫圣人鹑居”(《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看到八大山人画的鹌鹑,就似乎听到了他自伤身世的嗟叹,也仿佛看到了他“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那种冷峻和孤傲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