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题画诗赏析

苏辙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注释】

①茫然:旷远、广阔貌。②槎:竹或木筏。

【评说】

本诗选自《栾城集》卷一五。

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一书中首创山水画在构图方面“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体现着这一理论。其中,郭熙所绘的平远景象最为知名,题画者亦多,此处苏辙的两首七绝题画诗正是依其兄苏轼题郭熙平远的韵而写成的。

平远景象是“自近山而望远山”,以平视的目光观察对象,因而表现的境界较开阔。此处第一首诗中的前二句“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即体现了平远之景的特色。画面上山峦叠嶂,水天一色,广阔的平原一望无垠,景象开阔壮大,正是典型的平远景象。诗的后两句言诗人一生行遍江南,对江南的山水极其熟悉,并能深刻体会到它的胜处、巧妙,此时临窗而望,江南秀丽的山川、广阔的原野尽收眼底,再打开郭熙的画卷,同样是山水无尽,原野旷远,几乎和窗外的景色一模一样。临窗而望,是以平视的目光去看外面的景色,所看到的正是郭熙所谓的平远景象,因而画景与真景一样的开阔、旷远。这首七绝小诗充分显示了郭熙画中平远景象的特点。

如果说第一首诗是紧紧抓装平远”二字,从整体上把握郭熙画的特点的话,那么,第二首诗则是选取画中的一个局部,以此来传达画中的意境。从诗的第一句看,画中所绘的是秋日山水。草木零落的秋日景象最容易引起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的愁绪,因而在诗人眼中,画面上充满了一种忧愁之色。就在这种秋日的愁绪之下,却有一老人身穿蓑衣,于烟雨迷濛之中独钓槎头,从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郭熙长于表现四季景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