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龙门八咏》原文与赏析

刘长卿《龙门八咏》原文与赏析

刘长卿

阙 口



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

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

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

水东渡



山叶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

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

福公塔



寂寞对伊水,经行长未还。

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远公龛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石楼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下山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

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水西渡



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千龛道旁古,一鸟沙上白。

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

渡水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



刘长卿少时居嵩山读书,青年时期为应进士考试而往来于两京 (长安、洛阳) 之间。这一组古诗当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组诗共八首,依次记录了作者游历龙门的行踪,表现出他对龙门山水的由衷热爱之情。

第一首,作者先从“阙口”写起。“阙口”,即伊阙口,龙门口。这里东、西两山俨然对峙,伊河水自南而北贯流中分,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水经注》云:“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名伊阙。首二句“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既两用“秋”字,点明时令,又从大处落笔,总写龙门山水。“摇落”一词,自然使人想起曹丕《燕歌行》的名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里即写龙门山的草木经秋零落,呈现一片萧瑟景象。“秋水急波澜”则写龙门伊水的水势。龙门一带有龙门潭、八节滩、九峭石。这里水势湍急,波澜叠起,颇为壮观。白居易有《开八节石滩二首并序》,其序云:“东都 (洛阳) 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诗人因见“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躶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遂与悲智僧一起组织群众开凿八节石滩,使此“险路”变“作通津”,使船工们免除了苦辛和伤亡。但从此以后,人们便不能观览龙门的壮观波澜了。好在刘长卿有诗在先,使我们得以从此诗中欣赏此景。“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二句,继续铺写渲染龙门潭、八节滩、九峭石的奇伟景象: 只见鱼龙在这里吞云吐雾,使秋日的水面上久久地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之中。“谁穷造化力”一句,提笔一问,是对龙门山水奇美之景的赞叹,也是《楚辞·天问》式的发问。“空向两崖看”,似答非答,归结为一个“空”字,一个“看”字。在有关龙门的传说中,有传说大禹开凿龙门的,有传说是龙门的牧羊儿一声应答而轰然闪开的……。但作者对此都不相信。是啊,凡是到过龙门口的人,只要抬眼向东西两崖一看便知,那显然不是人工神斧所能开凿的。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 龙门是自然形成的阙口,而龙门之奇、之美也正在于此。这样的结语平中见奇,自饶含蓄之致。

第二首《水东渡》,写作者在夜里渡水至伊水东岸。首句“山叶傍崖赤”,从近处入笔,写当时龙门西山红叶。大概龙门西山当时种有许多枫树,枫叶经霜变红,十分鲜艳,在夕阳的照耀下,将山崖映照得一片通红。次句“千峰秋色多”,将意境一笔宕开,写作者自西岸渡口遥望伊水东岸的“千峰秋色”。“千峰”,此指龙门东面的香山 (龙门东山)、万安山、委粟山、嵩山诸峰。这是一幅极为壮阔之景,而且胜迹更多,秋色更美。从时间上,首二句写的是日暮之景。“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二句写渡口夜景。龙门山水极美,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更为奇妙的是,龙门山的石罅中颇多奇泉。这些泉水有涌出的,有穴出的,有垂出的,千姿万态,令人生爱。其泉水有凉的,有温的。饮之,冽而甘,温而醇。更有悬瀑飞洒,状如珠帘的,若于雨后观之,则蒸为云雾,袅袅升空而去。唐韦应物有一诗极赞香山泉,诗云:“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潺湲写 (泻) 幽磴,缭绕带嘉树。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游龙门香山泉》) 于中可见龙门山泉之奇美。“寒渚”句再补上一笔,与之相映生辉,各呈异趣。上句有声 (清响),下句有色 (寒渚微波之色),一派天籁。“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二句,所展现的则是一幅“月夜争渡图”。夜月初上,归人争渡,饶富生活气息。这两句的内涵极为丰富。其一,游客(“归人”) 们在夜月初上时始归,说明龙门山水极美,使人流连而忘返。其二,一个“争”字,说明游客之多。其三,暗示交代了作者的行程: 自阙口渡水东归。言简意丰,可知诗人用笔之妙。

第三首 《福公塔》。福公塔即神秀弟子义福的墓塔。义福为唐代高僧,潞州姜氏子,师事神秀,住蓝田化感寺二十余年。后隶长安慈恩寺。开元中从驾往东都 (洛阳),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偕斋幡花迎之。所到之处,车马人海,道路为之堵塞。卒赐号:“大智禅师”。这首诗即为悼念义福所作。首句“寂寞对伊水”,以“寂寞”二字冠领全篇,以“对伊水”点明福公塔的位置,说明它座落在伊水东岸。次句“经行长未还”,写作者在福公塔前来回走着,久久不忍离开。“经行”,本指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南朝宋法显《佛国记》:“佛在世时有剪发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释迦文佛生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象处,尽有塔。”唐释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行随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则销食。”由此可知,作者也像其他佛教徒一样,“经行”于福公塔前。可是他并不仅仅是为了“养身”和“散除郁闷”,而是怀着对义福的深深敬仰和悼念之情。“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二句,是“寂寞”二字的具体描写,景中寓情,极力渲染义福死后的寂寞。“东流”句写伊水,“千载”句写龙门山,意思是说: 义福死后,只有福公塔“千载”万年地空对着朝暮东流的伊水,空对着巍巍青山、悠悠白云。一个“空”字,既切合义福死后的“寂寞”,又切合佛理所说的“空”。佛教认为,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所构成的假象,事物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是“无自性”的,故称之为“空”。“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二句,在上面两句渲染的基础上,用点明的手法,点出作者渐悟佛“空”之理。妙就妙在作者并不直接道出,而是以景语点化。这里既用了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意境,又用了“有心则不乐”、“无心心自安”(《宗镜录》四五) 的佛理。佛教徒可以按佛理来理解这首诗,一般读者则可以不按佛理来理解这首诗。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两句均堪称隽句,耐人咀嚼和寻味。

第四首《远公龛》。远公龛,当为一位名远的僧人捐资在龙门东山上雕凿的佛龛。这一首写作者离开福公塔后开始登龙门东山。首句“松路向精舍”具体交代了他的行踪,说他沿着松间小径向东山上的佛寺 (精舍)走去。次句“花龛归老僧”,说“远公龛 (即花龛)”现在有一位老僧护持。“花”,梵语曰补逝波Puspa。为六种供物之一,表万行开敷而庄严佛果。《大日经》疏八曰:“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是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这里的“花龛”指龛的门楣或龛内刻有“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的图案。“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二句紧承“老僧”二字,写这位老僧的生涯: 白天,只见悠闲的白云随着他的锡杖自由飘浮; 傍晚时,又见落日从远公龛旁边的道路上低落消失。锡杖,佛教用具。高与眉齐,头有锡环,原为僧人引路和乞食时,振环有声,并用以扣门,兼防牛犬之用。后来成为佛教的一种法器。“金绳”,佛教传说,离垢国 (佛界国名) 以黄金为绳,界其道侧。此借指远公龛旁的道路边。“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二句,写入夜时分,龙门伊水东岸的“千峰”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翠微”之中,只有“远公龛”内的一盏长明灯居高临下,显得特别明亮。有人将“一灯”解作“月亮”,则与诗意不合。这里的“一灯”显然与首句遥相呼应,自应指“精舍” (此指远公龛) 之“一灯”。此以“千峰”作为衬托,即“千峰”丛中一灯明之意,正是为了突出远公龛内夜灯之明。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非说“千峰”诸寺内均无灯,只是因为作者夜至远公龛,在“入夜翠微里”,看不见“千峰”诸寺之灯,只能很清楚地看到远公龛内“明一灯”。此外,“明一灯”又兼有佛理譬喻之意。即以一灯明喻智慧破迷闇(暗)。《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这两句语语天真,既是自然之景的真景实绘,又暗寓佛理,令人有寻绎不尽之致。若能身临其境,自可于言外得之。

第五首《石楼》。石楼,此指唐香山寺石楼,位于龙门东山清香山寺东南。李颀《宿香山寺石楼》诗云:“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从这里可知,石楼位于龙门香山半腰之间。石楼极高,可以居高俯瞰伊川风光。“百尺楼台通鸟道” (吕公著 《龙门石楼看伊川》)、“一川风景尽归楼” (同上 《留题龙门二首》其一)。刘长卿这首诗写他自远公龛继续上行来到香山寺,并夜宿于香山石楼。首二句“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写作者在山行中,于月色朦胧之中隐隐约约地看到了石楼,只见它隔河与龙门西山的一片青林遥相辉映。佛教中称佛寺为“花宫”。如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诗云:“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即以“花宫”指香山寺。于是,香山寺的石楼也就可以称作“花阁”了。“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二句,写作者夜宿石楼所见之景,并于字行之间巧妙地交代了时间的推移。“水田”句写作者初到石楼时凭栏远眺伊川水田之景,时间当在“夜深”之前 (此由“寂寞群动息”句可证);“山寺”句则写夜色已深,即到了夜半时分。“山寺”,首先是指香山寺,也可泛指龙门山各寺。“夜钟”,即夜半钟。唐代时,洛阳一带的佛寺中有夜半打钟的习惯,称之为“无常钟”。如于鹄 《送宫人入道》诗:“定知别往宫中半,遥听缑山半夜钟。” (缑山,在今洛阳市偃师县缑氏乡。) 这撼人心魄的夜半钟声,对于夜宿石楼的诗人来说,显然是颇有触动的。“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二句,写在敲过夜半钟声之后,各种动物都已经安静地休息了,只有诗人被钟声激动得难以入眠。这时,只有清风伴着香山夜泉之声在清洗涤滤着自己的悟道之心。香山泉是十分有名的。上引韦应物李颀中均有描写。但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它的声、色、态势的描写上,而是更深入一层,歌咏它的可贵之处,尤在于涤滤自己的尘念,清洗自己的“道心”。这里由清风、清泉,领悟到“清”自己的“道心”,自然天成,毫无一丝牵强之意。夜宿石楼之上,闻夜半钟声,听香山风泉而有所领悟,这自然是诗人此次龙门之游的最大收获了。从诗情的发展来说,这一组诗至此已达高潮。于是,诗人下面便接着写 《下山》 了。

第六首 《下山》。在夜宿石楼之后,作者在第二天游览了香山寺和东山,于日暮时分开始下山。首二句“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写作者在香山寺和东山往来观览,但究竟有谁能理解他的心意呢? 首句劈头一问,极有气势; 二句用“孤云长自闲”作答,含蓄蕴藉,意思是: 只有“孤云”在天空中长久地、悠闲地飘来浮去。言外之意是: 无人“识”自己的“往来意”。“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二句,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在“日暮”之前,自己还迟迟不愿渡水,更恋恋不舍地贪看着香山的美景。一个“未”字,一个“更”字,下得极响,可谓掷地有声。这两处用“点明”的手法,一再点明作者下山时那种一步一回头的依依之情,且再加“风寒”、“日暮”相映,使其形象尤为鲜明。“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二句则用渲染手法,极写山景之美,佛寺 (香山寺) 之丽。“木”,本指树,这里指树叶。“龙宫”,本指传说中水底龙王的宫殿,此指香山寺 (也泛指龙门东山诸寺)在伊水中的倒影。“木落”句,一个“落”字,一个“出”字用得十分确当,既自然形成对比,又以“木落”作为“众峰出”的衬托。尤其是一个“出”字,以动写静,顿使境界全出。

第七首《水西渡》。写作者自东山上下来,准备渡水到伊水西岸去,即重归阙口处,然后回到洛阳城中。首二句“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写伊水清澈透明。这二句的写法十分巧妙。伊水本来是在夕阳的余辉照耀下闪闪发光,但作者却反宾为主,反静为动,说是伊水像人一样摇动着镜子在闪闪发光。“纤鳞”句则用比喻手法,说伊河水清澈见底,看那河中的游鱼好像没有隔着水那样真切。“千龛道旁古,一鸟沙上白”二句,写作者在渡口西望之景。“千龛”句写龙门西山密如蜂巢的佛龛、佛窟。据最近几年统计,龙门全山共计窟、龛二千一百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山。唐代时的窟、龛自然比现在留存的会更多一些。一个“古”字,说明这些窟龛的开凿由来已久。“一鸟沙上白”句写伊水沙洲上的一只“白鸥”,与第三首《福公塔》 中的“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同一意境。这两句以大对小,天然成对。“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二句,面对“还山云”发出诘问,意蕴无尽。本来,作为“向城客”的作者,在日暮时分,自应归“向城”中。这和“云”应“还山”一样。而且,作者在看到“还山云”之后,更应触发“归城”之思。结果却恰恰相反,这“还山云”却偏“能留向城客”。这是为什么呢?从字面上,似乎是有问无答,实际上诗的前四句便是答案: 因为龙门山水太美了,才使作者迟迟不愿归城呀! 结束二句,既起反诘作问,令人作深长之思; 又回味前面四句,使诗意回环往复,别有情趣。

第八首《渡水》,写作者开始自伊水东岸乘船渡水向西。首二句“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连用两个“暮”字,反复强调了时间已是日暮时分,不能再在这里逗留了。“千山暮钟发”,更是在声声催人回归。无奈,作者只好登上船去。这时应该是游景已完,游兴已尽。但出人意料的是:就是坐在回归的船上,他却又发现了“水东渡”时不曾发现的奇景:“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本来,“不知”二句所写的自然之景是: 月亮高悬在龙门东西两山之间,船夫的船桨摇动着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作者却说是船夫在用船桨戏弄着山中的月亮。“伊水”二句所写的自然之景是: 东南天空上的白云映在水中,随着船桨的摇动、水波的起伏,在远处忽明忽灭。但作者在这里却妙用一个“连”字,这样就在作者是面前出现了一个幻觉,觉得伊水好像一条天河一样,连着东南天上的白云。那白云忽明忽灭,好像在招引作者到一个神话般的境界一样。作者本来要从东岸渡水向西,然后再向北回到洛阳城中。然而,这舟中所见的美景又把他的神思引向“东南”去了。可见,龙门山水的魅力是何等奇妙!

这八首诗是作者游览龙门东、西两山的纪游组诗,它像一组山水连环画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它又各自成篇,自成画面。作者善用简淡的笔触,刻画龙门山水清幽的景色,寄托其孤寂落漠的情怀,并结合佛理,令人作深长之思,形成一种冲淡闲远、洗炼含蓄的风格。《对床夜语》曾极赞其“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二句,说它“词妙气逸,如生马驹不为缰络所制,读之使人飘飘然,有凭虚御风之意。”其实,用它来总评这八首诗,亦为的当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