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舷《登石笋矼》原文与赏析
智舷
朝上石笋矼,峻峭健吾杖。
峰峰若飞来,击破海子浪。
或有犯人形,撒手悬崖上。
上下皆虚空,不知几万丈?
化理不厌奇,濡毫讵能状?
石笋矼亦称白砂矼,在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矼上巨石参差林立,有如雨后春笋,是黄山一大奇观。“矼中石,拔地起,青冥直上三千丈,碧玉丛生几十里。人衣尽染新篁石,不知身在石林里。”这是清人洪力行游观后的赞叹。从实而论,黄山“三奇” (石、松、云海) 之中,以石为最,而集石之大观的,当推此矼。所以《黄山探奇》的作者把它和雁荡的龙湫、匡庐的瀑布相提并论,称之为“天下三奇”。
作者智舷是明代著名的诗僧,曾游黄山,恋恋不去,谋卜地筑室居留,后未成而去。这首诗是他在游山期间吟成的,很有感情,写实之中,汇入释理,联想自然,颇能引人入胜。
诗为五古,押仄声韵,与矼石的形势相表里,愈加显得突兀瘦硬。全诗十句分为三个部分,前二句写攀登石矼的境况。诗人是早晨独自前往的,石矼又高又陡,得用力撑拄手中的拐杖,才能悬身而上,梯道之峻险可知。中间六句描摹矼石的形势。“峰峰若飞来,击破海子浪。”二句从大处着眼,着力显示其总体特征:矼上的垂石,一个个形态生动,呈腾跃之势,就象刚从天外飞来,投入这黄山云海之中。那翻滚着的云涛,大概就是它们激起的。有的穿破云海,直指蓝天,象是矗立在海中的岛屿,又象是在海面飘移的樯帆。“或有犯人形,撒手悬崖上。”则于细处落笔,勾勒其中最奇最险也最富特征的立石。所谓“十八罗汉朝南海”,一个个托形为人,耸身悬崖之上; 有的仿佛轻生者,撒手而下。看了这样的景色,怎能不为之提心吊胆! 何况这座石矼壁立千仞,上面是无极的天空和飘忽不定的山岚,下面是深邃的山谷,青隐隐的,时而云雾升腾,什么也看不见。总之上下虚空,一片混茫,谁能推知它的高度和深度哩! 结尾二句抒发感慨。“化理”似指造化之心理,造化乃人们想象的宇宙万物的缔造者,一个无所不能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不厌其烦地搜奇猎异,把种种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殊美呈现出来,石笋矼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矼上丛生的立石,各个不同,却又都生气灌注,那复杂的形状、精神和气势,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不然再现纸上,置诸案头,不时领略它们的特异风姿,岂不是最好的美感享受?
这首诗的表现技法颇多变化,起句交待时间地点,用韵也与一般古体诗相仿佛,属以常法写常态。自第二句起,笔力沉着,且善于腾挪,呈夭矫之势。一个“健”字把人、手杖和陡峭的石矼紧密联系起来,使惊险之势从画面逸出。三、四两句包容广大,意象灵动而又苍劲有力。这“力”除了通过象“飞”“击”这样精心锤炼的动词使之外现,还借助音韵的特殊安排,予以传导,使之可闻可味。例如“峰峰若飞来”用了四个平声,形成连翩之势,显得亲切灵动,与句意相表里,而“击破海子浪”则全用仄声,读时口腔动作幅度大,颇觉佶屈聱牙,唯其如此,峰之峻峭,石之雄奇,才能通过吟咏,获得充分的感受。其它各联大都类此。起句和落句平仄的畸重畴轻,伴随着景物的虚实变幻。使一个由色彩和声音交织成的神奇画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如果把诗文的表现手法分为“常法”和“变法”两大类,那么,这首诗则兼用两法,以“变”为“常”,用奇特的音韵表达奇特的物象。就用韵来说,为“变法”无疑。但以“奇”写“奇”,以“变”应“变”则又是常法,寓变于常,则不仅新奇,而且妥贴,诗的化境,殆臻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