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西山行》原文与赏析

魏源《西山行》原文与赏析

魏源

实胜寺中八白龙,潭山银杏戒坛松。

上林自有新桃李,不用秦云护汉封。

近代思想家、文史家魏源,生前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正如他说的:“从此芒鞋踏九州,到处山水呈真面。”因而他写的游山诗也特别多。《西山行》即为其中一首。

西山,这里指北京西郊名胜,为太行山支脉,众山连接,蔚为壮观。

诗的一、二两句,是描述西山景物。实胜寺,位于香山上。香山,是西山的一部分。八白龙,即指实胜寺中的八颗白皮松。诗人自注云:“香山实胜寺白皮松八株。”有的刊本将“白”作“百”,误也。潭山,指深山。潭通“覃”,深也。银杏,木名,落叶乔木。戒坛,佛教僧徒传戒之坛。梵语曼陀罗。诗人对西山景物感受最深的是松和杏,因而分别写了实胜寺和戒坛的松树,以及深山的银杏。为了避免字面上的重复,诗人以“龙”代“松”,而又显得形象生动。

三、四两句,则是诗人游西山观松、杏后的感受。上林,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至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广养禽兽,大种树草,供皇帝春秋打猎。其地在今陕西长安附近。秦云,秦代空中行云。汉封,汉朝的疆土。诗人由眼前所看到的松树、银杏繁茂昌盛的景象,不禁联想到秦代初创,汉代扩建的上林苑: 汉时上林苑中的桃李,不需秦时的云彩笼罩,照样争相开放,绚烂夺目。这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规律! 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愁情。该诗据诗人自注“中书舍人直园班作”可知,它是写于道光九年 (1829)。这一年,诗人应礼部试而不第,“遵酌增例,以内阁中书候补。”(《魏源诗文系年》,李瑚著) 对此,诗人大为失意。他想到自己年已三十六,而功名未就,怀抱不展,内心感慨万分,于是借诗抒发胸中的愁情。

这首诗表面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实胜寺”、“戒坛”的叙写,流露出诗人对佛教的注重,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新桃李”的描述,又给人以春光虽美,但转眼即逝的忧伤之感。而这些,又正是诗人写此诗的意图。读此诗,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