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宿岳麓寺》原文与赏析

魏源《宿岳麓寺》原文与赏析

魏源

经旬偶闭关,关耸白云间。

月树影孤寺,风泉声众山。

桃逢开士晤,鹤似老僧闲。

爱晚亭前立,微闻双涧潺。

对于清代的诗风以及诗歌成就,历来贬多于褒。盖因满州贵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不惜采取怀柔与镇压的双重手段,摧残一切反抗者。这些手段中包括大兴文字狱,罗织罪名,迫害具有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恐怖政策的淫威,使整个文坛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黯淡局面。魏源的好友龚自珍,曾在一首《咏史》七律中,把这些畏祸知识分子的写作形态描绘为:“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从这两句诗中大致可以理解世人对清代诗歌的成就为何褒少于贬的重要原因。

魏源 (1794-1857) 生长在清代中叶,早岁即有文名,20岁举明经,29岁中举。但以后屡试不第,直到52岁时才朝试中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州身份分发江苏叙用。此后当过东台和兴化知县及高邮知州。他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一生写了五十多部书,近六百万字,其中包括近八百首诗。从这大量诗文中,可以看到他深切地关心民生疾苦和国家安危,关心朝政措施的得失。但处在文字狱盛行的恐怖气氛下,他不能不有所顾忌,故而直抒胸臆的诗不多,寄情山水的诗占绝大部分。《宿岳麓寺》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宿岳麓寺》诗,有人认为可能作于1813年,因那时魏源正寄寓岳麓书院参加省考。我对这个可能的成诗时间持怀疑态度。因为诗意恬淡,有出世意味,不像一个锐意进取的青年学子的口吻。我估计此诗作于1848年,即54岁时。因为那时魏源正利用母丧离任守孝的机会,游览了东南半壁河山,到过湖南许多地方,写了不少山水诗,《宿岳麓寺》一诗有可能写于此时。同时,魏源从探究到笃信佛学,到去世时仍寄寓杭州东园僧舍,是35岁以后的事,这也是探讨《宿岳麓寺》成诗时间的一条线索。

《宿岳麓寺》以闲静为中心意境。它把位于白云深处、不须常闭寺门的孤寺和老僧,同风声树影,明月流泉,悠闲的白鹤,心境闲静的自身(魏源) 融合到一首诗里,使人读之感到恬淡超逸,安静离尘。

《宿岳麓寺》的特色是主题突出,格律严谨,构思缜密,字句精练。在开头一联中,具体交待了诗人的寄宿处,是一座坐落于千山万壑、白云环绕、人迹罕至的孤寺,因此无须经常关闭寺门。他在这儿虽已寄住十来天了,但对于关门这样的事,却只是偶一为之。在第二、三联中,把闲静意境进一步深化。在他的笔下,孤寺处于绝对幽静的境界,经常到这里来的,只有月光树影和群山传来的风声,以及从“白鹤泉”溢入涧中的水声。“山寺桃花寂寞红”,这儿的桃花今日所逢的,又是他魏源这样一个情如“开士” (取其直接涵义-菩萨)、似老僧般闲在悠然的白鹤,岂不更加寂寞。

最后一联是说: 只有当他从岳麓寺出来,信步走到“爱晚亭”前凝立四顾的时候,心弦才被“爱晚”二字所触动,猛然醒悟,从而听到了亭边双涧中微微响动的潺潺水声。诗从潺潺流泉声中结束了,可是它留给读者的安闲静逸意境,却让人向往,韵味无穷。

描写山寺幽闲寂静的诗历代都有,但一般只是描述所闻所见 (例如常建的力作《题破山寺后禅院》),或者再抒发一点由此而引起的超尘出世之感。像魏源这样把自己也作为描写对象的诗,却是极为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