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康望湖亭》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苏轼《南康望湖亭》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 ①题一作《望湖亭》。②长湖:指鄱阳湖。③许国:为国效命。康时:即匡时,救正时弊。匡,救正。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以康代匡。④投老:到老、临老。

【译文】 八月里船过鄱阳,万物景象萧条疏落。劲急的秋风下,单舟扬帆急驶;淡淡的暮气中,孤山独峙。报国之心还在,救时之策成空。岷峨故乡相距万里,临老能否归去?

【集评】 宋·周辉:“绍兴辛酉(1141),辉随侍之鄱阳,至南康,扬澜左蠡,失舟,老幼仅以身免。小泊沙际,俟易舟。信步至山椒,一寺轩名重湖,梁间一木牌,老僧指拟,是乃苏内翰留题。登榻观之,即‘八月渡重湖……’诗已欲漫,尚可读。僧云:以所处深险,人迹不到,故留至今。然律诗而用两韵,叩于能诗者,曰:诗格不一,如李诚之送唐子方,亦两押‘山、难’字韵,政不必拘也。而坡《岐亭诗》,凡二十六句而押六韵,或云无此格,韩退之有《杂诗》一篇,二十六句押六韵。”(《清波杂志》卷二)

清·纪昀:“但存唐人声貌而无味可咀,此种最害事;而转相神圣,自命曰高,或訾警辄哂曰俗,盖盛唐之说行而盛唐之真愈失矣。”“此格易得峭拔。”(《纪批苏诗》卷三十八)

【总案】 本篇作于绍圣元年(1094)八月过南康(今江西星子县)时。元祐八年(1093)八月苏轼被任为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相隔几月,在绍圣元年闰四月至八月内,竟连遭三次贬官,最后贬为宁远军(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几个月来政治生涯的风云突变,一路上景物的萧疏凄清,苏轼深感仕途的险恶蹇阻,充满了“许国”无望的失意感,又一次唤起了退归故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