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野色》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范仲淹《野色》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注释】 ①野色:郊野之景色。②幂(mi密)幂:深浓貌。③肯:岂肯。逐:追随。④会:理解。山公:晋朝山简。他曾镇襄阳,常去名园习家池饮酒游赏,醉而始归。

【译文】 不是烟,也并非雾,却浓浓密密地遮掩着楼阁亭台。白鸟掠过将它点破,夕阳斜映又将它照开。极目远眺,芳草虽已隐没,野色依然笼盖;又似伴着船帆,自远处姗姗而来。我登山饮酒远望,却又有谁知道我的胸怀?醉眼朦胧中居然见到如此野色,我乘兴下山而归。

【集评】 宋·吴子良:“司马池诗云:‘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得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前辈称之。此诗惟第一句最有味,范文正公《野色》诗(诗略)第二联亦岂下于池诗乎?此梅圣俞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也。”(《林下偶谈》卷二《行色野色诗》条)

今·金性尧:“全诗最精彩处在三四两句,末两句嫌凑泊。”(《宋诗三百首》第20页)

【总案】 野色,应指郊野之景色,而此诗所写,却并非泛泛而指,为实指春日弥漫于郊野的那非烟非雾、虚无缥缈的烟岚云气,即所谓春气。要将它写出来,并非易事,作者以实写虚,将静态的景物(楼台、芳草)和动态的景物(白鸟、残阳、远帆)结合起来,将这难以述写的可望不可即的东西清清楚楚地表现了出来,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看来,作者是借鉴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手法。正如前人所称道的,此诗达到了如梅尧臣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