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70—1329),字希益,号云庄,山东济南人,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他少年好学,山东按察使焦遂荐其为东平学正,后为礼部令使,升监察御史。因正直敢言,批评时政,被罢官。元仁宗即位,张养浩复官,官至礼部尚书。后弃官回乡,朝廷多次授与高官,皆不就。天历二年关中发生大旱,饥民相食,朝廷拜其为陕西行台中丞,他到任后积极治旱救灾,四个月后因积劳过度,卒于任所。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张养浩为陕西关中大旱,灾荒待救,归乡再出,就任陕西行台中丞。赴任途中经过潼关,看到险峻的山川,饥饿的人群,心情十分惆怅。潼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长安、咸阳的东出门户,一入潼关,所见多是秦汉遗迹。今日看关河冷落,宫阙颓圮,想到秦汉时代那些为邦国事业经营奔走的人们,他们举徭役,兴土木,榨取民财民力,老百姓从统治者的兴旺的运数中领受的是痛苦,而这种统治者即使走向败亡,也总是另有新主来接替他们,老百姓头上照样站着一个统治阶层,人民还要照样向他们贡献自己的所有,命运依然是痛苦的。张养浩以深刻的眼光看出了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对人民的疾苦表现了深挚的同情,对历代的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发出了批判。在士大夫阶层中有人具有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在千古的史册上也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散曲把景色描绘、睹物伤情、议论时局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造成了景色宏伟、情思高远的诗歌情境,这在古典诗歌史上是少见的。
张养浩以“如聚”之势写“峰峦”,以“如怒”之态写“波涛”,足可称之为奇笔形容。这样写,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它们都象人,有人一样的群性,有人一样的脾气。因为如果不是有生命有意志的存在物,仅仅是“山”与“水”,山势不会那么集中,层层叠叠,挤挤压压,水性也不会那么狂暴,轰轰吼吼,汹汹浩浩。这样写,就把潼关的山水之特别险要,生动地再现了出来,成为艺术表现的难以企及之笔。作家在文学史上总是以自己的特殊贡献,取得相适应的地位的。
诗中还以历史上的两个强盛朝代的废墟存在,感慨民生艰困,并在实际上揭示百姓苦的根源。这既含蓄地反映了元代的人民困苦,也表现了诗人的仁爱胸怀,是作者为民纾难的民主性思想的对象化表现。形象中还含有某种历史警告的意味:你们看,秦汉两个强大的王朝,他们的万间宫阙都变成了泥土,现在的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们,未来的命运还能例外吗?张养浩本人薄视功名利禄,与这种历史的彻悟不无关系。
诗以不论兴亡谁属,百姓命运不变作结,也是艺术独创,而且命意新警,发人深思,把小令的表现题材和情思抒发,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