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贾岛·寻隐者不遇》鉴赏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贾岛·寻隐者不遇》鉴赏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一首访友不遇而自设问答的诗。它说自己进山探访一位隐者,正值外出,故步之松下问其童子;童子答言:我师已出门采药。在何处?童子只说:在这白云深处,究竟在何处,也不甚知。

这就是此五言诗之大意。其题旨何在?值得大家认真探索。前人有说,它揭示“幽人高隐”之意趣。或许也还有更深一点的社会含义。就我粗浅的理解,这首诗至少还有以下两点不可忽视。

第一、它开出了诗歌谋篇的新径

贾岛曾是以“推敲”逸事名世的“苦吟诗人”。他自己也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见《送元可上人》)可见,他在诗歌铸句炼字上所下的苦功是很大的。其实,何止于此,就本篇来看,其如此特异的谋篇布局,亦非惨淡经营而不可得的。追溯我国诗史,作为“问答诗”,并非自唐始,而是在先秦就已出现,后来,代不乏人,到了唐代已达炽盛,诗坛上若干诗人均写过这种“问答诗”。如果加以区别,这种问答诗也有几种不同方式。有的只问不答。这一类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天问》。它一口气摆出了有关天文、地理、历史和人事等方面一百七十个诘难和疑问,成为一首绝无仅有的旷古奇诗;有的是亦问亦答。如早在屈骚之前数百年的《诗经》中,就有《齐风·鸡鸣》一诗,纯以夫妇对答方式(或说君妃对答),贯串于全诗三章。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含讥之“讽刺诗”。后来,又有只答不问的。例如,唐人柳宗元针对屈原的《天问》,作了《天对》,不提问题,全是答案。它虽然不是诗歌体裁,但它却是专为答复《天问》一诗而作的四言《对》体,不乏诗味。再一种,就是贾岛的这篇寓问于答。它一反寻常的问答式诗歌形式,而将问句隐匿于答辞之中,故特名之曰“寓问于答”诗歌。

在下边,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寓问于答”的。

此诗首句“松下问童子”,它将问语隐匿于叙述句中,并以童子答语让人猜想其问辞。其构思何等巧妙! 诗歌接着又沿用此式,写出第二句:“只在此山中”。它把“何处采药”?的问语,收揽在自己怀中,不予明言。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对被省去的提问“究竟在何处?”的答复。

诗人运用“以答略问”的巧妙方式,把原来应有三句问语省减了,但又达到了“咫幅万里”的艺术效果。这种“寓问于答”的谋篇手法,至少有两大妙处:一是缩压篇幅,结构紧凑,诗意精炼;二是,含蓄生趣,启迪想象,使诗歌更富有诗味。

第二、仰慕真正隐者的启迪

在我国高蹈隐遁之风肇始甚早,几乎与政治同来、同在、同往。至唐代,隐风炽烈,几乎无处不言隐逸之事。就其形相观之,这种“隐风”,可以大别为三类,即:一是亦官亦隐。他们一般是先官后隐或者是官隐两兼。例如著名诗人王维,以及李泌等等。二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者。这些人一般是先隐后官,以“隐”求官。在唐代有卢藏用及其兄卢徵明等人;还可追溯到南朝,最有名的就是《北山移文》中所点名的“周子”(未具体指明何人)。三是真正的隐者。也就是贾岛诗中所访的那类真隐士。“这一个隐者,采药以济世活人,同时又藉以维持师徒二人的生计,是一个真隐者;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沈熙乾语)是的,只有这样的隐者,配称“真隐士”。在封建社会,人们对这类人士致以“钦慕之情”,不仅可以理解,完全应当,而且应该受到社会的敬仰,鼓动人们追摹。

但是,现在有些文学史,当提到贾岛诗歌成就时,认为“即使是比较好的诗,如《寻隐者不遇》,也是一片荒凉之意。”好一个“荒凉之意”,不仅把一首诗的佳景否定了,而且将一个受人尊敬的“真隐士”也给抹掉了。其实,它没有联系当时的历史条件,真正理解此诗的底蕴。殊不知,诗中写白云、写苍松,并非只是“描绘山景”而已,诗人是用圣洁白云映衬隐者之高尚与雅洁;用青苍之松来赞颂隐者有如松树一般的性格和风骨。据此,还可以认为贾岛这首诗,确是一首“小篇幅容纳多人物”的典型。它以极其精炼笔墨(二十个字),一下画出了童子、隐者和诗人自己的三个人物形象,其艺术价值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