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石头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含蓄。诗人常常不是直抒自己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思想感情,而是把蕴藏在心底的种种喜悦与慨叹,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绘透露出来。一般说来,这样的诗作最容易牵动读者想象的神经,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由诗歌的字里行间品出诗的真谛。

刘禹锡的《石头城》就是这样一首含蓄自然,情味隽永的怀古名作。

石头城建于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它的故址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石头城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这里在六朝时期是江东繁华之地,直到唐代初期才告废,而到了唐中叶,也就是刘禹锡的时代,石头城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座空城了。所以,刘禹锡说:“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不是么?石头城周围的群山依然耸立,潮水也一如往日照样拍打着这故国的城墙,有去有回。然而,诗中一个“空城”,一个“寂寞”,却明白地告诉我们那巍峨的群山不再是旧日兴盛的城市的象征,那潮水不再给人们传出清歌妙舞,而是带着荒凉寒心的叹息默然退去。这里诗人不必说出寂寞,就已经写出了它的寂寞。当然,读者仅从这被山围潮打的故国空城的景象中,也不难想见出这个六代豪奢之地如今荒芜到了何等程度。

如此,诗人仍不尽意,继而又描绘了石头城今日的夜景:“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就是城墙垛子。六朝故都之夜,按理该是灯火楼台、唱歌跳舞、弦管并奏、热闹非凡的。可如今只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还象那个时候一样爬过城墙垛子,照进这座空城,昔日的什么载舟狎妓,宴酣之乐全都荡然无存了。这不又是无一字写凄凉,却无一字不凄凉么?!诗人感慨今不如昔的情感,就是通过这清冷的月光,颓败的城垛传给了读者,使读者一样觉得眼前景色一派冷落,生出“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叹息。

短短四句诗,写了群山、潮水、明月、女墙,句句是景物。其实诗人绝不是为景而写景,正如诗的题目表明的那样,诗人着意写得是石头城,是要通过描绘沉寂的群山,寂寞的潮水,清冷的月光,颓败的女墙,写出故国石头城的没落荒凉。这里高妙的地方在于,刘禹锡写故国的荒凉寂寞,不是用人的感官来感知,而是用潮水的“感官”去“感知”;写故国的今不如昔,不是用人来目睹,而是用群山、明月去作证。读者也正是从诗人所描绘的这幅荒凉冷落的景物中,想见到了六国故都的繁华胜景一去不返了。作诗如此,称得上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如果仅此而已,还不能算完全读懂这首怀古诗。我们还可以追问,诗人为什么要写六朝故都石头城的没落荒凉呢?可以这样认为,为的是告诫日见衰落的唐王朝的当政者,要吸取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让赫赫的唐王朝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这才是刘禹锡写作《石头城》一诗的真正用意。是的,诗本身并没有直接道出作者的这番情感,但是这情这意则完全包孕在了字里行间。这就是诗的含蓄,表面看去,句句是景,细细品味,句句是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