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刘过·贺新郎》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刘过·贺新郎》刘 过

刘 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想雁信、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释 ①弹铗: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门下客冯谖三次弹铗作歌,表示对待遇不满。后世常用此典表示自伤不遇或失意思归。②渚:水边。③雁信:北方有白雁,似鸿而小,色白,霜降前十日准时南下,谓之霜信,亦曰雁信。后引申之,谓准确消息为雁信。④菱花:指菱花镜,泛指镜子。⑤击筑悲歌:《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忼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⑥“写江东”句:唐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此语抒写怀友之情。

鉴赏 刘过是一位爱国之士,他一生坎坷不平,曾向宰相建言,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未被采纳。而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又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他游历四方,足迹踏遍东阳、天台、明州,无锡、姑苏、金陵等地。后来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州、九江、武昌,到襄阳。这首词大约写于此次西行途中。

词的上阕写羁旅之思,有感于时光流逝,流露出悲秋之意。首句借战国时冯谖的故事表达失意思归之旨。刘过向朝廷陈述了不少抗金复国的策略,但一直没有被重视,这使他失望至极,也是他四处漂泊的根本原因。“弹铗西来”包含了许多无奈与叹息在其中,首句起得凝重。接下来两句,叙述了旅途的劳碌与困顿。匆匆西来,历行数日,又遭风雨摧残,这几番凄风冷雨既是自然的造化,又是政治气候变幻的象征,经受这些打击,身心的疲惫、精神的沮丧可想而知。西行的时令已是秋天,然而他却要说“梦里寻秋秋不见”,想来那一番肃杀之秋定不是心中理想,他所寻的乃是一神清气爽、云淡风轻之秋,而这样的秋在眼中是看不到的,只有向梦里追寻。然而即使入梦,秋的影子依旧难寻,只有在那荒草连天的天际,在那沙洲远渚的水边,才有这样清爽的秋。又是北雁南飞的季节了,想让鸿雁传递对故土的思念,然而远隔千山万水,家乡又在何处呢? 写到这里,思及孤身在外,萍踪浪影,萧索之感陡然而生。万里西风浩荡,催白了鬓角的头发,揽镜自照,镜中人形神憔悴,不由自嘲而笑。这里“自笑”二字意味深远,将年华老去、身形消瘦的无可奈何表现得婉曲深沉。有感时光的流逝改变了容颜,偷换了心境,于是“留不住,少年去”的叹息便显得如此沉重,有种“赋到沧桑”的庄严。

词的下阕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回忆当年豪情纵饮、慷慨悲歌的日子,表达了知音难觅的哀伤。男儿本来应该成就一番事业的,然而自己至今却一事无成,这不是词人的过错,而是把持朝政的妥协派的罪过。这种现实让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和一群少年义士高谈阔论、纵情豪饮、不拘礼法、不可一世的生活,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词人的落寞。腰中悬挂着光芒耀眼的三尺宝剑,这宝剑本来是用来上阵杀敌的,但统治者不图恢复,如今只能令宝剑空悬,夜里挑灯相看。“更忍对”是不忍对,此情此景,只能生发无限怅恨,所以他不忍对着灯花抛洒泪水,而仕途的失意更加剧了对知己的渴望。他以杜甫的诗比喻自己的词作,表达了渴望获得如李白、杜甫之间的纯真友谊的心愿,寄托了羁旅漂泊的感伤情怀,因为这样的知己很难寻觅,所以只能独自放歌,以安慰羁旅的寂寞。

这首词糅合了多种感情因素,包括壮志难酬的失落、时光流逝的伤感和羁旅漂泊的孤独。用典虽多,但并不令人觉得堆砌。因为写到了人类在某种境遇下都会自然产生的情感,所以这首词至今读来仍有其动人之处。(常迎春)

小山远歌图 【清】 吴宏 上海博物馆藏

链接 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诸科。宋代科举考试科目中九经、三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统称为诸科,其地位低于进士科。应诸科举人经礼部试和殿试合格,按甲第高下,即分获各科及第、出身或同出身。诸科中以《九经》为最难,及第者,注官从优。熙宁年间罢诸科,所有诸科举人改试进士科。原诸科举人最多的京东、陕西等五路及开封府、国子监的举人,在礼部试时另行考试,并增加录取名额。并增新科明法科,准熙宁五年(1072)前,明经和诸科举人不能改试进士科者应试。元祐年间,恢复诸科中部分科目如春秋科、通礼科,并立经明行修科。绍圣年间,罢春秋科。至南宋,尽罢诸科,唯有进士科分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