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孙浩然·离亭燕①》孙浩然
孙浩然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②。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③。橘树荻花洲④,掩映竹篱茅舍⑤。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人渔樵闲话⑥。怅望倚层楼⑦,红日无言西下。
注释 ①离亭燕:此词或作张昪词,见范公偁《过庭录》。②潇洒:此处指景物自然质朴、清逸脱俗的样子。③霁(jì)色:晴朗的天色。④获(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形状像芦苇,叶子长形,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黄色花穗。洲:水中的陆地。⑤竹篱茅舍:用竹编扎成的围栏和用茅草盖成的屋舍。泛指乡村朴素的屋舍。⑥渔樵:渔人和樵夫。泛指隐居的高士。⑦层楼:高楼。
鉴赏 本词写江山秋景如画所引发的对千古兴亡的感慨。上阕写意画式地勾勒秋天江山风物之诗意、天水交接之气象;下阕抒发对江山代兴的千古忧思。
“一带江山如画”总领上阕所展开的“天人之际”的气象。“一带”用词出新意,隐含着江水流淌、开阔出天地间大气象的动感,看似静物实则是动景。而此流动浑浩所呈现出的世界究竟保存着什么呢?“景物向秋潇洒”,本然地说出了时间对于世界的本源意义。“秋”所暗示的时间就如转动的车轮,如同滚动的辐辏,将江山景物都裹挟、卷入到“秋”的本性中。上阕后面分两层展开:前一层写天际景象,所谓天水相浸,明光暗色相交织,是描摹远景;后一层写人际风物,所谓橘树沙洲、竹篱茅屋,是勾画眼前近景。下阕点出作者背倚着高楼放眼望去的视角,以此将天际江水、近处沙洲尽收眼底,结合唐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和王琪《望江南·江乡》“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中对长江汉水以下的商埠繁忙、平原开阔景象的歌咏,大略可推测本词的创作原型所在。
水村山郭酒旗风图 郑午昌
下阕从天际“客帆”和近处的“酒旗”的意象中展现人间的情状。天际帆去帆来之繁忙,近前烟波酒旗之忽隐忽现、一高一低,都说明尘世生存之奔波生态。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表达了整首词的中心意义:数秋月春风,千古兴亡,人何以承担?望人间繁华,热闹中途,诚何以驻足?其实这不仅是某个人所必然遭遇的问题,而更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根本哲学追问:存在与时间的意义究竟为何? 中国古代的诗人与思想家都试图通向对这个问题的根本领会和回答,可以说诗与思成为了邻居。然而,问题之所以还横亘在历史之中,之所以还成为遗留给我们的问题,无非是说明它的解决是如此难以为人所企及。因而本词的作者在领会到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时,在遭遇“红日”“西下”时,只得“怅望”而“无言”,如同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而终究只有“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的结局。
全词气象弘阔,层次分明,逐渐从江山气象过渡到对时间的追问和对历史的迷惘。用词新意迭出,意象贴切,运思起承转合,自然恰当。(张伟特)
链接 《离亭燕》词牌。《离亭燕》,又名《离亭宴》,此调始于张先的词作,由词中有“随处是离亭别宴”句而得名,双调,七十七字,仄韵。另有一体也是双调,七十二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
十七史的由来。宋代及以后对十七部纪传体正史,合称为十七史。唐代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十三部史书称“十三史”。宋代加入新编的《新五代史》《新唐书》。又因南北朝八部史书较杂乱,增入《南史》《北史》,共十七部。朝廷曾令史臣予以校勘,并由国子监陆续雕版印行,从而形成“十七史”的专名。南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受审时便有“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之语。
宋代的院体画。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精细的绘画,或专指南宋画院作品以及非宫廷画家效法南宋画院风格的作品。院体画受帝王审美情趣制约,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和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似,笔调工整细腻,风格华美典雅。北宋前期的院体画以奇花异石、珍禽瑞兽、宫室楼阁、道释人物等为主要题材,其中以黄筌、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黄派花鸟画,笔致工细,设色艳丽,隆盛一时。出现了孟应之、刘益、马贲、富燮、李端等许多名盛一时的院体画家。徽宗更是院体画的典型代表,他作画精工逼真,情调典丽富贵,并能博取众妙,发展出一种较为清淡的水墨渲染技法,对画院画家影响颇巨。南宋画院之盛不减北宋,绍兴以后,山水又逐渐成为院体画的主要题材,其代表画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他们发展、变革了以往的水墨山水画技法,创造出“水墨苍劲”的艺术效果,明代屠隆《画笺》评之云:“画家虽以剩水残山目之,然可谓精工之极。”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一直及于明代,惟其末流趋于粗硬平板,徒取形式和外表。
随着北宋中期文人画的兴起,院体画与文人画的角逐便渐趋剧烈,元明以后,院体画更受到指责与排斥。从绘画艺术角度论,院体画固然有迎合宫廷需要的一面,但也有技法平整、注重写实的一面,诚如鲁迅所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