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张孝祥·六州歌头》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张孝祥·六州歌头》张孝祥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11)。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12)。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13)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王希孟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长淮”二句:说远望长长的淮河,关塞荒凉,被莽莽草木所掩盖。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与金以淮河、大散关为界,淮河就是南宋的北部边界。长淮,即淮河。望断,极目远眺,直到望不见。莽然,草木繁盛貌。②“追想”三句:意谓沉思当年北宋被金人灭亡,恐怕是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改变。当年事,指金人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打败北宋。殆,或许,可能。天数,天命。③“洙泗上”三句:意谓原本文明的礼仪之邦,如今被金人糟蹋蹂躏。洙泗,洙水和泗水,在今山东曲阜市,春秋时孔子曾在此讲学。弦歌地,指文明兴盛有礼乐文教传统的汉人地区。膻腥,牛羊身上的腥臊气。④毡乡: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⑤区脱:这里代指金兵哨所。⑥“念腰间箭”四句:说用来杀敌的武器落满了灰尘,被虫蛀坏。⑦渺神京:指故都汴京仍然那么遥远苍茫,渺不可及。暗示复国难成。渺,遥远。⑧“干羽”三句:说朝廷想用媾和的软弱方式平息战争。干羽,跳舞时所执器具。怀远,使远人归顺。⑨冠盖使:代指南宋去北方议和的官员。⑩驰骛:匆忙奔走。(11)若为情:以何为情?(12)翠葆霓旌:代指皇帝的车马仪仗。翠葆:以鸟羽为装饰的车盖。霓旌:缀有五色羽毛的旗。(13)有泪如倾:指人气愤悲苦至极,泪如泉涌。

鉴赏 这首激情饱满掷地有声的名作,是张孝祥在建康留守任上赴张浚宴席所赋,悲愤豪壮之情堪与岳飞名作《满江红》相媲美。这首词写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孝宗继位后,任用张浚北伐,准备收复失地,但因北伐军内部矛盾重重,将帅不和,结果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被金兵打得大败。这时主和派的气焰又嚣张起来,完全不顾抗金将士和中原沦陷区遗民的强烈反对,遣使与金人屈辱媾和。这时,张孝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他满怀愤慨,写下了这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六州歌头》。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的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长淮望断”五句,写南宋的边防。用宏阔苍茫的笔调描写淮河流域宋金对峙的战事气象。自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宋史·高宗本纪》),曾是古“四渎”之一的淮河,历来是中原江淮的天险必争之地,如今却成为宋金南北疆域分界限。极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几乎无险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间,征尘黯淡,霜风凄紧,更增战后的荒凉景象,也凸显了战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象。“黯销凝”一语指出作者的情怀,黯然神伤,无可奈何,想起当年靖康之变,徽宗钦宗二圣被掳,宋室仓皇南渡。作者有意为尊者讳,没有正面道破北宋覆亡的教训,而以“殆”字、“非”字出之,暗暗地流露出忠于北宋的情怀。以下分三层描写失地的情景。“洙泗”三句为一层,写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充溢着膻腥的气味。洙、泗二水流经的山东,是圣人孔子讲学的地方,如今也为异族所占,中原儒家文明文化、礼乐之邦被摧残得面目全非。词人饱读儒家经典,又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每念及此,怎能不从内心深处激起震撼、痛苦和愤慨呢?“隔水”三句为二层,写中原沃土,如今的“毡乡”,耕田荒芜,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看名王”四句为三层,写敌军的“宵猎”,兵盛马壮。自“隔水毡乡”直贯到上阕歇拍,为隔岸金兵的活动。一水之隔,昔日耕稼之地,此时已变为游牧之乡。帐幕遍野,日夕吆喝着成群的牛羊回栏,区脱纵横,防备严密,尤以猎火照野,凄厉的笳鼓可闻,令人惊心动魄。金人南下之心未死,国势仍是岌岌可危。

下片抒怀,作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前八句写想起“腰间箭,匣中剑”徒然落满灰尘,为蠹虫所蛀,徒有杀虏驱敌的雄心壮志,只能虚度光阴。路途茫茫,故都神京,恢复无望,想到“神京”,便自然联想到统治者眼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干羽方怀远”以下六句是对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和主和派义愤填膺的谴责、辛辣有力的讽刺。“闻道中原遗老”以下三句写为异族蹂躏的中原人民殷切盼望王师收复失地的急切心情,南宋表现故老盼望王师收复失地的名作很多,如范成大的《州桥》一诗,正是在经过故都汴京时所作:“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有抗金戎马经历的陆放翁也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句,皆可印证。这是作者听说的(“闻道”),并非目睹,倘使南方的臣民见到这动人的情景,只要有热血心肠,就无法抑制满腔的悲愤,泪水就会像泉涌般倾泻。结尾三句顺势所至,更把出使者的心情写出来,这是作者自己真挚感情的抒发,也是当时无数爱国人士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的思想深刻,艺术技巧也十分纯熟,张孝祥词作的艺术造诣和豪放风格,用这首词颇能说明。词的感情奔放,如行云流水,一泻如注,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这说明,张孝祥的词道出了爱国人士的心声,因此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六州歌头》篇幅长,格局阔大,多用三言、四言的短句,构成激越紧张的促节,声情激壮,正是词人抒发满腔爱国激情的理想艺术形式。(凌霄汉)

集评 清·张德瀛:“张安国《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皆所谓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者。”(《词徵》卷五)

清·陈廷焯:“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阕,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惟‘忠愤气填膺’一句,提明忠愤,转浅转显,转无馀味。或亦耸当途之听,出于不得已耶?”(《白雨斋词话》卷六)

链接 按词调编排的宋词选本——《阳春白雪》。南宋时期临濮(今河南范县)人赵闻礼(字立之,又字粹夫,号钩月)所编定的《阳春白雪》是一部编排体例独特的词选,它不同于一般文学选本,或以作家生活的时间顺序、或以内容题材的分类编排,而是按照词调、词牌分卷,每卷中先慢词,后小令。该书《正集》《外集》共收词六百多首,所选词人,大都是南宋人,偶有北宋词人入选。《正集》八卷,选录的词作以工丽精妙为主;《外集》一卷,选录张元幹、辛弃疾、刘过等悲壮激昂的爱国词篇。此书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清代道光年间,扬州藏书家秦恩复发现后,将其刻入《词学丛书》中,遂成为词学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文献,尤其是书中收录了不少不知名词人的作品,对辑录宋人散佚词作具重要价值。

宋代的优待孔子后代之制。历代皆有录用优待孔子后代之举,宋时亦然,谓之录先圣后。宋初,孔子之后率袭封文宣公。至和二年(1055),改封为衍圣公,仍世袭。元祐元年(1086),改称奉圣公,后又复称衍圣公。衍圣公的世袭,不一定都是子继,而是众议推举一人,由朝廷加封。衍圣公专主祭祠孔子事,其家世免租税。朝廷另赐田百顷,以供祭祀;赐监书,置学官,以教育孔氏子弟。北宋时,除个别时期外,孔氏子孙一直被任为知曲阜县事,使主庙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