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散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两宋散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 “华” 如“华实” 之“华” 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



本文选影明本《临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任舒州(今山东滕州南)通判时,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所作。

这是一篇游记体散文。它与一般记游文章不同,不以写景记游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纪游为次,通过记述游褒禅山之见闻,借物言志,抒发议论,阐述治学之道的优秀散文。它的这种独特艺术构思,为我国游记散文开了新路,反映宋代散文发展中议论化倾向。

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处。它原名华山,后因唐朝名僧慧褒首先在此山建舍及其死后之葬地,故改称“褒禅山”。



****



本篇五小节文字,基本上由前半与后半两部分组成,加上末节文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1-2节):介绍游山闻见,暗暗喻言治学;

第一层(1节):由褒禅山得名落笔;

第二层(2节):记述游览前洞、后洞实景。

第二段(3-4节):着重写治学感悟,又处处以游山作喻;

第一层(3节):由叙探洞转向论治学;

第二层(4节):借所见残碑,再深论治学;

第三段(5节):补述同游者与游览时间。

第一段:介绍游山闻见,暗暗喻言治学



这一大段占全文大部分篇幅,含有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层:由褒禅山得名落笔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盖音谬也。

一、诠词释句:

浮图与慧褒与庐冢——浮图,梵文译音,有佛、佛教徒和佛塔等不同的含义,这里指和尚。慧褒,唐朝著名和尚。庐冢,房舍与坟墓。

华山之阳与有碑仆道——前者指华山,即褒禅山之南面。阳,山南谓之“阳”,山北谓之“阴”。后者是说,有一块旧碑倒在道路上。

其文漫灭与其为文犹可识——前者是指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后者是说,此碑的某些刻字还可识别。这里两个“文”字,前边的“文”是指全碑文;后边的“文”,是指个别所刻的文字。

盖音谬——盖,大约、大概。音谬,读音错误。

二、略述大意:

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和尚慧褒最早在华山脚下筑舍居住,他死后又葬在这里。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就叫“褒禅山”。如今称为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庐舍和坟墓。离禅院往东五里地方,称名华山洞的,就因那里是华山的南面而为之命名的。距华山洞一百余步,有一块石碑倒伏在路上,那上面的碑文已经看不清楚了,只能从那石碑刻文的模糊字迹里,还可以认得出“花山”两个字。现在把“花”(huā)读成“华”(huá),如同华而不实的“华”,大约是字音读错了吧!

第二层:记述游览前洞、后洞之实景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一、诠词释句:

记游者——是指在洞壁上题字留念的游历之人。

有穴窈然——有个洞既深又暗。窈(yǎo杳),深幽。

拥火而入——因洞幽暗难辨,举着火把进去。拥,此为“举”意。

有怠而欲出者——怠,怠懈、疲倦,是说有个疲乏了想退回去的人。

十一与方是时——前者是十分之一的约语。后者是说,正当此时。

咎与极——前者是责怪、埋怨。后者是说穷尽。此指尽情地,并非“兴尽”。

二、略述大意:

它的下面平坦开阔,有股泉水从山岩边流出,在石头上题字纪游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从山脚朝上走五、六里,有一个很深很暗的山洞,进去就觉得寒森森的,一股冷气袭来。问这个洞穴有多深? 即然最喜欢游览的人也没有走到尽头,这里就叫做“后洞”。我和四个同游的人举着火把进洞去,进洞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而见到的景象却愈为奇妙。有个疲乏(也可能是懒惰)的同游者想半途而退。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大家就随着一起出来了。大约我们所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酷好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察看洞之左右壁上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越是深的地方,到达的游人就越少了。其实,正当我们中途退出的那个时候,我的体力还是可以继续前进,火把也还可继续照明。大家出来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个首先要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居然也跟着出来了,未能尽情享受这次游览的乐趣。



第二段:着重写治学感悟,又处处以游山作喻



这段也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由叙探洞转而议治学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一、诠词释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他们对于知识的探求与思考,广泛而深入,没有不进入他们思考范围之内的事物。“求思”,即求索与思考。

夷以近与险以远
——前者是说,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夷,平地。后者是指路途艰险而远的地方。

非常之观——很不寻常的景象。观,景象,奇观。

无物以相之——没有外物(如火把工具等)来帮助他。相(xiàng向),辅助。

然力足以至焉——此句的“焉”后边,省去了“而未至”文字。

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旁人就可以讥笑他,在自己就当悔疚了。

二、略述大意:

对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古人观察天地、山河、草木、虫鱼和鸟兽等等,常常都有收获,因为他们探求事物宽广而深刻,且时时处处都如此行事。比如说,道路平坦而较近的地方,去游览的人就多;而路险峻且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那些奇妙雄伟、光怪陆离并非寻常的胜景,往往在艰险而遥远,人们少到的地方。所以,没有志气的人是难以到达的。有志气了,也不随别人中途而止,但是体力不足,也是不能达到的。既有志气又有体力,也不跟从别人懒于前进,可是遇上那种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特殊处所,如果得不到外物——火把、工具等物来帮助他,还是不能达到的。但是,那些体力足够而中途停止前进的人,旁人就可以讥笑他,自己也应当悔疚。如果已经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而没达到,自己就不要后悔,旁人又有谁会讥笑他呢?这就是我这次游览所悟出的心得。

第二层:借所见残碑,再深论治学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一、诠词释句:

仆碑与悲夫——前者是指仆倒在地的残碑。后者是感叹,叹惜。

莫能名与何可胜道
——莫能名,即不能确切指实其名。此“名”,可有二义:一是名称,名词;一是指称,名作动用。何可胜道,说那是说也不胜说的。胜(shēng升),尽也。

二、略述大意:

我看到倒地的古碑,不禁叹惜古书没有保存下来,后世以讹传讹不能确切说明真相,指实其名的事,哪里能说得完啊!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慎重取舍的原故啊!



第三段:补叙同游者及游览时间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一、诠词释句:

四人者——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萧君圭,字君玉,生平不详;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宋理学家,《宋史》有传;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均江西临川人。安上,为王安石之最小的弟弟。

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至和为宋仁宗年号。

临川与王某——临川,今江西抚州市,王安石故乡。王某即王安石自称。

二、略述大意:

同游的四个人,即: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



****



王安石此文面世后,歌赞者代不乏人。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茅坤认为此文“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见《唐宋八大家文抄》卷八)。清代更是推举纷纷,议论雀起:清初文渊阁大学士、《朱子大全》主编李光地在《唐宋文醇》中曾说:“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稍晚的学者沈德潜则云:“借题发意,文人之常,然必说破正旨。此只于言外遇之,又是一格。”《(唐宋八家文读本)》又说:“理愈深则造者愈少,此惟亲历甘苦者能言之,亦亲历甘苦者能知之。”杜诗研究者浦起龙更认为“此游所至殊浅,偏留下无穷深至之思,真乃赠遗不尽。当持此为劝学篇。而洞之窅渺,亦使人神远矣。”(见《古文眉诠》卷七十)当时文坛上若干名家,均纷纷给予各自的美评。虽然,社会经过许多巨大变迁,文学也历尽种种演化,但此文至今仍葆有不衰之青春。

认真研读王安石这篇作品后,如以当今理念置评,除了上述那些美评之外,还有两点值得讨论。

第一、此文究属何体?


王安石这篇《游褒禅山记》,究竟是什么体式?似乎并未取得一致认识。主要的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说是游记文。历来的文选者,常将它收入记叙类的游记散文之中。

一说是“游记式的论说文”,清代及近人若干评议文章,似乎是此说的拥护者,虽然他们中若干人并未言明是何文体,但认为它是另类的“又一格”。

再一说,认为它是“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并不点明具体文式。其从者,主要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

面对种种异说,何去何从?

现不忙作答案,先看看古人是怎样进行文章分类的,远的不说,就说说较近的清人分类法。清中叶“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把古代一切文章分归十三类,即: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zhuàn)状、碑志、杂记、箴铭、辞赋、哀祭等。本着这个分类,于是,山水游记体文章就归进了“杂记类”中。因为其中杂记类,其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正好与游记文基本特征相吻合。唐宋游记文与此前的游记文,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在游记中引入了议论。自唐代肇始,宋代则越演越烈:起初,只是在叙中夹论,后来变成整段插议,最后,甚至演变为叙少论多了,但人们仍然承认它为游记文体。因为它依然保存着自己的基本特征,即叙事性。

由此可知,王安石这篇记游文章,虽然是“议论为主,记游为次”,但它的议论,是借助于纪游手段来完成的。文章的前半实写游山状况,具体记叙了褒禅山的来历,及游山探洞的生动场景与游人精神面貌。至于其中的治学论题,在这部分只是一种暗喻而已;在文章后半,虽然实写了“治学之道”,但仍然处处以游山设喻,未完全脱离“游览”之题,只是将“游山精神”拉上治学之道,加以体悟罢了。

现在,是否可以这样说:王氏《游褒禅山记》,作为一篇独立的、完整的游记散文的各种因子都是具备了的;而作为“游记式的论说文”的条件,却有缺失,并不完整。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它是一篇逸兴满眼,借题发意,具有议论化倾向的记游散文,当属于游记文的变体。

第二、治学之道要害何在?


王安石在这篇游记中,用登山探洞比拟治学求知,煞费苦心,经其惨淡经营,果然达到了贴切、生动和深邃的理想要求。这里,最重要的一着,是他在游山探洞中悟出了一条普遍性的规律,并联想到治学求知的法则。依照他的体悟,两者之间的基本法则是一致的,其程序是:“深——难——奇”。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认为“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其实,游山如此,治学何尝不是如此?

那么,治学的要害又是什么呢?

清人李扶九说得好:治学如登山、如探洞,“其境同一,而浅者见浅,深者见深。……但并非境之忽浅忽深,有浅有深者其境,而能浅能深者其心。……故人之深浅,不视其境而视其心,不视其心而究其力。”(详见《古文笔法百篇》)这番富有哲理性之言论,道出了一个真理:治理一切事物之要害首先是“治心”。他的这个“心”,如改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两个字:思想。它包括人之对一切事物的立场,视角和理念,以及意志与精神等等意识领域的东西。

如何治学先治心,又如何更有效地治学?中外先哲前贤们早有教导,下边选摘一些与大家共勉。

古波斯诗人鲁达基说过——

没有比学问更好的宝库,当可能之时,你应当珍惜、采藏。

知识是抵御一切灾祸的盾牌。

英国哲学家培根,更希望大家全面认识学问的宝贵。他说——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

人处顺境时,学识是饰品; 逆境时,学识是慰藉; 老年时,学识是给养。

但是,“求学没有平坦的大道”。这是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告诫。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也指出——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之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那么,如何沿着治学之路前进呢?主要是抓三环,即——

第一,立志

理想是主宰世界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指出:

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

否定理想的人,可能容易找到,不过,他是将卑鄙当作美好。中国的先贤们说得更严厉、老到——

有志者事竟成也。

——东汉·刘秀



人无志,非人也。

——三国魏·嵇康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北宋·苏轼



第二、勤奋

东汉史学家班固曾说过——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森断,水滴石穿。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更形象——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东晋隐者王嘉,说得更透辟——

人好学,虽死犹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清代诗评家赵翼指出——

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

治学离不开读书。因此法国作家雨果就特别强调书籍的重要性。他说——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

第三、直前


法国作家左拉说得好——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清代诗人兼画家郑燮,用一首诗喻坚忍不拔精神——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还有一些东西方哲人古贤为后世人们留下了若干睿智的格言——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尤甚者观蛟龙。

——东汉思想家·王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 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附图四十五: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