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姜夔·念奴娇》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姜夔·念奴娇》姜 夔

姜 夔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11),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12),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13),水佩风裳无数(14)。翠叶吹凉,玉容销酒(15),更洒菰蒲雨(16)。嫣然摇动(17),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18),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19)。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2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21),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①武陵:现在的湖南常德,宋时叫朗州武陵郡。②湖北宪治:指宋朝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使的官署。③乔木:高大的树木。④薄:靠近。⑤意象:犹气象、韵味。⑥且涸:将要干竭。⑦寻丈:指八尺乃至一丈,八尺曰寻。⑧绿云:指荷叶。⑨朅(qiè)来:来到,朅,发语辞。吴兴:今浙江湖州。⑩相羊:徜徉,自由自在地游玩。(11)西湖:指杭州西湖。(12)闹红:红荷盛开。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13)三十六陂:形容荷花淀很多。(14)水佩风裳:形容荷花高洁,以水为佩玉,以风为衣裳。唐李贺《苏小小墓》:“风为裳,水为佩。”(15)玉容销酒:形容荷花颜色,犹如酒晕才消。(16)菰蒲雨:谓洒在菰蒲上的细雨。菰(gū)蒲,指菰草和蒲叶。(17)嫣然:女子美好的笑容,这里把荷花比作美女。(18)青盖亭亭:形容荷叶像伞一样挺然直立。亭亭,直立的样子。(19)“争忍”句:谓荷花怎么忍心像洛神那样凌波而去。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争忍,怎忍。(20)浦:水边之地。(21)田田:荷叶初生时的情景,因像田字,故云。

鉴赏 江南水乡如果缺少荷花的点缀,就会减掉几分婉约的情致;中国的文学史上如果没有咏荷的诗词,就会多出一块难补的空白。在写荷花的宋词中,比较有名的有两首,一是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是姜夔的这首《念奴娇》。周邦彦的那首词被王国维称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而姜夔这首词被俞陛云称为“如仙人行空,足不履地”(《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两首词各有千秋,成为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

姜夔客居武陵,往来于临安、吴兴,此词为作者到临安游西湖所作。词前小序记录了他与友人泛舟荷塘、畅饮观景的景象,叙述生动,文笔优美,可谓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小品。

词的开头即把人引入了一个美丽的荷花世界中。词人乘坐一只小船划人茂密的荷花丛中,一路上只看到一对对鸳鸯在伴着船儿戏水。“闹红”二字指代荷花,将荷花盛开时鲜艳亮丽的颜色描写得十分生动。“闹”字借用了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的词意,写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机,可谓出语警醒。

“三十六陂”极言荷塘之多,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无数的荷花,临风高举,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荷花是高洁的,也是美丽的,像无数曼妙多姿的佳人。它们以水为佩饰,以风为衣裳,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水佩风裳”本来是形容美人的,但这里用来形容荷花,更具万种风情、千般韵致。

小船在荷花丛中前行,迎面凉风习习,从荷叶间吹来,鲜艳的荷花泛起红晕,仿佛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的残红,菰草蒲叶间,又洒下了点滴细雨。这一切构造出了一个清幽怡人的氛围。词人看着那倩影摇动的荷花,闻着荷花吐出的清冷幽香,不禁诗兴大发,将它写入了自己的诗篇。这里没有直接写词人咏荷,而是说“冷香飞上诗句”,巧妙的比喻,奇特的想象,令人拍案叫绝。

词人沉醉于荷塘的美丽景色中,不知不觉已是日暮,荷叶亭亭如盖,伫立在斜阳中,仿佛是等待情人到来的凌波仙子。情人迟迟不来,它就一直执著地等待,久久不忍离去。草木本为无情之物,不懂得人间的感情,然而词人这里却将其拟人化,使它像人一样徘徊犹豫,荷花内在的精神特征从这里表现出来。

正因为荷花有了人的情感,所以它也有恐惧和忧愁。一旦寒暑易节,舞衣般的叶子便经不起秋天肃杀的寒气而脱落,这满怀的愁绪随着瑟瑟的秋风,弥漫到南浦。“南浦”乃送别之地,愁思飘荡到这里,暗寓的是离愁别恨。词人与荷花惜别的深情可窥一斑。

放眼四望,岸边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吹起波浪,仿佛是在挽留他在花间多驻片刻。画面活泼生动,情与景交融,更加使人不忍离去。但最终词人不得不与那田田的荷叶依依作别,满怀惆怅地踏上了归去的道路。结句以“多少”照应“无数”,以“归路”挽合“来时”,首尾呼应,记录了观荷的整个过程。

整首词出语清新,描写荷花的情态形神兼备,以简约的笔墨道出了荷的高雅清幽、超拔脱俗。词人清旷的襟怀、洒脱的个性渗透在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常迎春)

集评 明·卓人月:“‘冷香’六字,鬼工也。(‘高柳’二句)写出鱼柳深情,使人不能自绝。”(《古今词统》卷一三)

清·许昂霄:“记年时、常与鸳鸯为侣。唐诗:‘鸳鸯相对浴红衣。’”(《词综偶评》)

荷花图 【清】 刘誊 江苏扬州博物馆藏

链接 词之“隔与不隔”。此乃王国维区别“境界”优劣高下的一个标准,“隔”为劣,“不隔”为优。《人间词话》云:“问‘隔’与‘不隔’之别,曰:……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姜夔)《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即“不隔”就是要求境界逼真、鲜明、传神,达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词一经雕琢,就会产生“隔”的毛病,所以,王国维认为姜夔的“《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并且说:“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