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黄庭坚·鹧鸪天》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黄庭坚·鹧鸪天》黄庭坚

黄庭坚

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 ①史应之:史铸,字应之,眉山(今属四川)人,授馆于人,为童子师,落魄无检,喜作鄙语,人以屠脍目之,客泸、戎间,因识山谷(《山谷诗内集》任渊注)。前韵:指黄庭坚元符二年(1099)重阳后所作三首《鹧鸪天》的第一首“万事令人心骨寒”,题作“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②“风前”句: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有“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一语,可与此对应。③且加餐:《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④黄花:指菊花。

菊石图 陈衡恪

辽宁省博物馆藏

鉴赏 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因被诬修《神宗实录》失实,于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置戎州,一贬五年。初到戎州时,他曾作槁木寮、死灰庵,喻其心已如槁木死灰。元符二年(1099)时,黄庭坚已处在贬谪中整整四年,心情更是抑郁之极。他不像苏轼那样,能够完全在哲学层次上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从而获得心灵的解脱。黄庭坚耿直的个性,反而让他越来越愁闷。但是他同样也希望能够解脱自己,因此也写了一系列看淡尘俗功名、藐视人生挫折的放达之作。此年重阳后所作的三首《鹧鸪天》词,第一首首句就是“万事令人心骨寒”,又题作“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一个“心骨寒”,一个“自嘲”,可见其心情。本词是第二首,在这首同样是作“狂放语”的词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压抑潜藏的深深愁闷,然而作者试图自我宽慰的努力以及表现出来的豁达坚贞的志向,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全词从菊花入手,又以菊花之精神贯穿始终。首句“黄菊”“晓寒”,点明时节气候。据这组《鹧鸪天》第一首末句“十日还作九日看”来分析,本词的写作也似应在这几天,即离重阳节还很近。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怀人、赏菊、饮酒的习俗,从“黄菊”过渡到“酒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人生”这一句所表达的是一种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观念,实际上大多数处在贬谪中的文人都会有这种思想,但往往都只是一种隐瞒愁情、故作放达的借口。“风前”二句又紧承“酒杯”而来,写词人酒后狂放的醉态。临风吹笛,是怎样的豪迈,“簪花倒著冠”又是怎样的放浪形骸。这种无视旁人眼光的忘我情态,恰恰是词人心中无限愁苦的表现。整个上阕没有写一个“愁”字却始终弥漫着浓浓的愁怨,这是作者的高明处。

下阕重在自勉。“身健在”是对自己久贬荒远而依然健康的欣慰,这自然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所以词人接着又写“且加餐”:既然身体依然康健,那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还要去愁它干什么呢,正应该好好加餐,保重身体啊。这种于绝望中获得一丝希望的情绪,更显出极大的无奈之感。“舞裙”写宴游之欢,这又是“身健在”之外另一个值得欣慰的事情。这里词人仿佛是一条一条地在寻找宽慰自己的理由,但细细读来却让人神伤。“黄花”二句是正面表达自己的志愿,菊花傲霜临寒而开,正可以比喻人的老而弥坚,壮志不改。这里的“白发”是作者自指,与黄花“相牵挽”,正是作者以菊花的精神自励,表现自己的御霜之志和决不与世俗合污的决心。这种志节和决心,注定是要受到世人冷眼嘲笑的,但作者却完全不管不问,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超然之情。

这首词是黄庭坚总结自己的坎坷人生后的感叹,上阕自怨自艾,写狂放之态,下阕自励自勉,写豁达坚贞之志。前后呼应又互相对比,发人深省。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所谓“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诚为确论。(姚苏杰)

集评 清·黄苏:“菊称其耐寒则有之,曰‘破寒’(按起句一作‘黄菊枝头破晓寒’),更写得菊精神出。曰‘斜吹雨’、‘倒着冠’,则有傲傲不平气在。末二句,尤有牢骚。然自清迥独出,骨力不凡。”(《蓼园词选》)

清·陈廷焯:“山谷此词,颇似稼轩率意之作。”(《词则·放歌集》卷一)

链接 绍圣绍述。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次年改元绍圣,表示继承神宗新法之意,并任命章惇为宰相,尽废元祐法度、恢复熙丰新政,在元祐更化中被贬逐的新党人士纷纷起用。重掌政权的新党对在元祐年间执政的旧党展开猛烈打击,已死的司马光、吕公著等人被追贬、夺谥,吕大防、刘挚、苏辙、苏轼、梁焘、范纯仁等人被流放于岭南,韩维等三十余人贬官,罪名是“诋毁先帝,变易法度”。与此同时,陆续恢复神宗时各项新法,将常平、免役、农田水利。保甲之类著其法,“总为一书”,名《常平、免役敕令》,颁行全国。蔡卞还以新党立场重修《神宗实录》,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等坐元祐时修《神宗实录》不实,安置永、澧、黔州。章惇、曾布等又主持对西夏开边活动,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不久,新党内部发生分裂,曾布与章惇,章惇与蔡京、蔡卞兄弟间内讧不已,嫌隙日深。

唐代男子的幞(fú)头和宋代的“乌纱帽”。因为中国古代的男子有蓄发的传统,自汉代起,男子就用巾幅包裹住长发。到了隋唐时期,这种包头发的巾幅逐渐被新出现的幞头所取代。所谓“幞头”,就是用黑色纱罗做的一种软胎帽,裹在发髻的后部,另有两条帽带系于帽子的顶前部,颈后还有两条下垂的飘带作为装饰。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帝赐给大臣们“内样巾长脚罗幞头”,这种长脚式的幞头逐渐成为唐代官员的官帽。后垂的带子有下垂的,有上翘的,有侧斜而出的,也有互相交叉的形制,其形状最早如梭子,带中还衬有丝弦为骨。唐代的软脚幞头,到了宋代就演变成为向两边伸展的硬翅官帽,也就是后来老百姓俗称的“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