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念奴娇·程珌》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念奴娇·程珌》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盻。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嫣然(yān),美好貌。  ③经年,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一句词,过了一年又一年。“经年”,写明了离别时间之长久。  ④东君,指太阳。盻(xì),恨视;怒视。  ⑤霁,指大雪初晴。  ⑥失脚,举步不慎而跌倒。⑦园丁,园夫。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

这是一首表达词人伤春感怀之作。作者以轻灵俊秀的笔调,表达娇羞含怒,心有忧郁的情怀。

上片首句“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作者笔下精练而传神地描绘出一位貌美娇柔女子的身影,使人无限遐思,画竹灯影下,含情脉脉,顾盼娇羞,使人牵肠挂肚。在作者言语之间蕴含深深的伤感愁绪,离别滋味时时涌上心头,久分别,不曾见,心中多悲苦。“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盻”作者紧接着描画女子神态的旖旎动感,羞涩含情,怨怒娇嗔,在思念顾盼中,白驹过隙,时光流逝,令人伤感。随后便是词人怨恨天不作美,使人情愿难实现:“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上片词的尾句,在景色刻画中表达伤怀之情:“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词人所抒写的是貌美佳人在清晨时刻,生气、愠怒的脸色稍有好转,清唱低回,满含幽怨。

下片作者写道:“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作者写花喻人,满含挂念爱恋之情,追述回忆种花往事,产生无限思绪。“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这两句作者抒写偶来春色胜开处,心中倍感欣然快慰,不禁感慨,欲从头再走道路,一路精细观赏,慢慢品味花之无限神韵。果不出所料,词人貌似书写刻画景物,神韵之间却始终不离顾盼思念的美丽佳人,产生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之情思:“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蜡烛是古典文学别离伤怀的意象化身。“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而且流泪还凝聚忧国之情怀,名句不胜枚举:“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大家词人,胸怀豪情,但在别离的场合,泪却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永远成为国人表达思念别离的代名词。

●念奴娇,参见第92页相关介绍。

●园丁的由来:园丁的故事发生在奴隶制刚刚成型的时候,在开始有王的统治的时代。有一天,一人发现了这奇怪的东西——花,那人很兴奋,用了个泥盆子装起来,就去献给了国王,想这下子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了,国王看了之后,觉得很稀奇,便重赏了那个献宝的人。转眼间,那两株花便移居到了一个黄金铸成的花盆里。国王看着看着,越看越高兴,一时兴致大发,便想给这两株植物取个名字,看到那个花盘圆圆的就说,你就叫园吧,又看了看那个茎上带刺的,说,你就叫丁吧。然后对这个年老的学者说,我希望能看到在宫殿里开满了它们。经过几年的不屑努力,终于在宫殿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花,国王一高兴,便给那老者封号为园丁,这就是园丁的由来。

程珌写人抒怀,表达儿女情思的作品自有风韵;但其满腔雄浑壮志同样令人叫绝叹服。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爱国词章。势拔山兮,气盖世,令人读来荡气回肠,英气平添。

上片写景。描写山河万水,恨在胸中。点出“中原一恨”是“南北竟谁分”,怒火直指入侵来敌;作者表达了坚定的杀敌驱恶理想,主张以驱策雷霆的威力,将他们赶走。作者梦想收复失地,勃勃雄心不断燃烧。词作以提问开头,引起读者的沉思。随后写道“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作者登上甘露寺景楼,极目眺望,大好中原,沦丧他人,无限慨恨,心中愤懑。沿江西望,“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江山无限壮美,今日却是这般模样。“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表达了作者想用鞭策雷霆的力量,收复失地。

下片,作者抒怀为主。作者对收复失地表示了极大的信心,追思英雄祖逖、刘琨般的爱国志士,和足智多谋如诸葛亮般的人物。“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是作者收复河山理想治兵的愿望表达,将才强兵,踏破贺兰,雪恨今朝。“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此句词人转笔写道,收复中原是人心所向,天意所至,只是缺少爱国之士。“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作者引经据典,抒写斩杀敌兵,当精心研究战术,以致所向披靡。词的结尾“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表达出大旱需甘霖一样,北国人民也期待复国,亟待挥师北上,颠覆金国,显示出作者必胜的信心!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

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盻。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