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天仙子·张先》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天仙子·张先》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①天仙子,词牌名。  ②倅,副职。此处指判官。  ③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④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⑤流景,流逝的年华。⑥记省,清楚地记得。  ⑦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⑧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这首词是作者临老伤春之作,也是他享誉盛名之作。上片写人之愁闷无聊,由午及晚。下片写到庭院中所见的景象,情寓景中,情与景谐,自然浑成,妙不可言。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而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则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临晚镜”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往事已成过往,但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忆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却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

下片写景,烘托作者的心情。语词精工,秀句纷呈。“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简直就是一幅画,缓缓地展开在读者面前。这种美景与伤春的意绪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伤感和愁怨也空灵起来。又有风的陪伴,沙上并禽,花影扶疏,帘幕重重,徜徉良久,不能入睡。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

此词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还是善于炼字。作者在词中正是通过“花弄影”开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词为之生辉,而且静态有平淡之趣,动态有空灵之美,与孟浩然的“花落知多少”异曲同工,为后人所传唱。

●天仙子,本名《万斯年》,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本自西域传入,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遂取名《天仙子》,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两种:单调三十四字,双调六十八字。

●张先填此词时身为小吏,官职低微又年逾半百,埋藏于心中的,有那种不得志的深愁。“《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也难怪愁不能醒,这种愁绪,又岂是“水调”所能排遣的?“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伤春也是自伤,年华已逝,流年不待,功名未果,纵使是疏狂的诗人,面对迟暮的春景,也无法保持超脱的心境,这就是张词与大晏词的不同。仕途得意的晏殊,自可以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闲静旷达,而张先,却满是失意的悲哀和失望的苦闷。

●宋祁曾作一首《木兰花》,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而名动一时,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有一次,张先在屏风后听到宋祁的声音便边走边高呼:“哈哈,莫非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到了?”两人一时相见恨晚,摆酒尽欢。张先一生安享富贵,未居高官,亦未遭贬;加上性情疏放,为人“善戏谑,有风味”,诗酒终年。

张先词的含蓄清丽在后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看他另外一首作品,写此词时作者已是八十六岁的老人。看惯了潮起潮落,看淡了相思情愁。这首词,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描绘了吴兴一代的风俗习惯,书写作者细腻的美感体验。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望归,野秀踏青来不定。  行人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此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全词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颇佳。全词意境更趋空灵,勾勒出一种幽静清明的景象。上片尽情写出节日的热闹;下片却转而进入极冷静的境界。在写这种冷静时,又用无数缭乱的杨花反衬出来,颇像王维的写景小诗,静境是通过热闹的事物来传达和感染读者的。但也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特殊心境。青年人的心情和老年人的心情很不相同,对于热闹的节日、欢庆的场面,彼此之间也是反应不同的。青年人追求热闹,全身心都能融进热闹里,热闹过了,还保留着心情兴奋。老年人却不同,在热闹中还忘不了安静,热闹过后更是要求安静下来。张先在这首词里,真实地写出自己这种暮年的感觉。

“花落”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表示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等。“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中的“落红”委婉的传达了人生的失意与惆怅之情。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