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南乡子·陈师道》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南乡子·陈师道》登彭祖楼陈师道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晴野下田收。照影寒江落雁洲。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横雨旁风不到头。  登览却轻酬。剩作新诗报答秋。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今日看时蝶也愁。

①田收,指农田的作物收割之后。  ②禅榻,禅床。  ③飕飕,象声词,形容风声。  ④旁风,侧面刮的风。  ⑤阑,将尽。

这是一首借秋景抒情愁之词。

词的上片写秋景。开篇作者就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辽阔的寒秋图。广阔的田野,庄稼已收完。寒冷的江面之上,大雁飞来飞去,顾影自怜。尽管是晴天丽日,但也挡不住深秋的寒冷。“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坐在禅榻前,围在茶炉旁,门窗已紧闭,仍是冷风飕飕。“横雨旁风不到头”。这是自然的写照,更是作者所处社会大环境的写照。无尽无休的凄风苦雨,使作者从外冷到内,从身冷到心。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呈现了一派萧瑟之景。触景生情,于是落叶、黄花、瑟瑟秋风、潇潇细雨这些意象都走进了作品,成为文人骚客抒情不可或缺的内容。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在秋景之中,读者感到了作者的凄凉心情。陈师道的《南乡子》也是如此,既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又让我们体会到了凄凉心情。

词的下片作者直抒胸臆。“登览却轻酬。剩作新诗报答秋”。秋天把丰收奉献给了人们,把多彩奉献给了大地。作者登高远眺,尽情饱览这无边的秋色。然而面对多情的秋天,又能用什么来报答呢?只有吟诗作赋。“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繁荣过后是凋零。经历了人情冷暖,饱尝了世态炎凉,现如今,如深秋之花,只有孤芳自赏。“今日看时蝶也愁”,蝶是“我”之化,“我”是蝶之形,蝶愁人更愁。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感情深沉,间接与直接融为一体,把作者的不尽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祐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著有《后山先生集》,其词集为《后山词》。

代表作品:《木兰花·阴阴云日江城晚》《西江月·楼上风生白羽》《卜算子·纤软小腰身》《南柯子·天上云为瑞》《南乡子·急雨打寒窗》《清平乐·休休莫莫》《菩萨蛮·行云过尽星河烂》《渔家傲·一舸姑苏风雨疾》《少年游·御园果子压枝繁》等。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

●陈师道生性耿直,为人正直。熙宁十年(1077),陈师道结识徐州太守苏轼后,经常诗文唱和,互为识赏,苏轼多次相邀门墙,而师道感念恩师曾巩,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句婉拒,虽被世人视为“苏门六君子”,但始终未入苏门。

苏轼在元祐二年,力举陈师道为徐州教授,可以说对陈师道有知遇之情,陈师道和苏轼也是肝胆相照。当苏轼因党祸被贬时,独师道不避流俗横议,不顾上官阻拦,托病请假送苏直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为此,师道被党人交章弹劾,断送了晋升的机会,移为颍州教授。待苏轼再贬岭南时,陈师道就被彻底罢官弃用了。从陈师道为友情不惜身家仕途,亦可见其品操耿直之一斑。

文如其人。陈师道诗风与词风相近,在诗中,也同样体现了作者的为人。



登彭祖楼

陈师道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

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首联城高人风流。“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江面高城之上,彭祖楼高高耸立;彭祖其人,更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想当年,彭祖受帝尧之封,建大彭氏国,率国人筑城掘井,调养健身,以至国运八百,并于夏商之际位列五霸。以一国之君有此贡献,莫说九州,便是小小环球,复有几人?作者在此表达了后人的心声。

颈联写山高水阔。“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黄河溃千年堤奔腾而来,汴水载中原浑厚文化款款而来,泗水携齐鲁山川灵秀姗姗而来,三水之汇阔达浩浩,青山映目襄襄而立,令读者胸怀与眼量共阔,诗思与史思齐飞。

颔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月是故乡明,更何况故国林泉黄鹂白鸟,它们最理解诗人之心,最懂作者之情。

尾联作者直抒胸臆。“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壮士秋思自古有之,无论是戏马秋风,还是登临送目,总有秋风秋水秋山无际之秋韵,撩闲愁无数。而彭祖者,尽管没有大风壮歌抒怀,但一生功业早以令世人震惊。

赋危楼,比壮士,兴志向,抒胸臆。写景则虚实兼顾,言志则古今相通,抒情则借代捭阖。体现了陈师道的诗词特点。

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今日看时蝶也愁。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