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元好问·外家南寺》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2)春,汴京守将崔立发动兵变,开城投降蒙古,致使元好问和其他官员一夜之间沦为亡国奴,并于同年四月被羁管聊城(今山东),又于蒙古太宗七年(1235)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直到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忻州),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遗民生活。这首诗就是历尽沦桑回到故乡后,目睹家破国亡后的景象,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感慨万千。
原文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赏读
“外家南寺”中“外家”指外祖父母家。作者幼时在外祖父母家读书,对外祖父母家有深厚的感情。来到幼时读书的学堂——外家南寺,写下了这首诗,一是抒发对幼时的南寺风光的热爱,更重要的是物依然是原物,而自己却成了遗民。从中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伤感。
诗的开头一句“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描绘了南寺悲秋的景象,让我们目睹到作者回到故乡后所见的环境。时值秋日傍晚,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下,炊烟飘动;庭院内,一片凉气吹过,诗人才感觉到已是深秋季节了。诗句中一个“动”字给梧桐树注入了生机,仿佛是它在傍晚时舞动着袅袅上升的炊烟。诗句中还连用两个“秋”字,给深秋增添了浓浓的气氛,更引起诗人的伤感。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抒写故国哀思,“高岸移深谷”出自《诗经·小雅》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这里运用典故寄托了作者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后一句又描绘出“残阳”、“乱蝉”让人的心情更加忧伤,由“高岸”到“深谷”,由“愁”到“乱”,使诗人在平静的语意之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情感,这种世态的变迁,使人难以接受,“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去国”即故国。“衣冠”,指士大夫、官绅,“梨栗”出自陶渊明诗《责子》。因为梨栗是儿童生活的象征,这里用来概括童年生活,前后两句对比鲜明,一写“今日”的悲伤,二是“当年”的美好的生活,天真活泼,令人神往。感受甚大,这四句连起来,写景抒情,情寄寓于景中,不愧为是传世千古的名句。
最后两句“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是说我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岁数,走遍了人间,辗转二十多年,如今又只得在寺院的窗户下,借榻而眠。表达了作者的身世感受。人生仿佛画了一个大圆圈,二十多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依旧”二字不等闲,作者以前是金朝臣民,如今灭亡了,但“依旧”不改忠于金朝的志向。这两个字正体现了作者矢志不仕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先写景,在景中抒情,情景交融,用自己亲身经历来抒发国破家亡的伤感。作者的这首《外家南寺》读起来句句是在写景,细细品味,句句又在抒情。描绘的虽然是故乡景物,抒发的却是故国丘墟之感,元好问时时都在怀念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景中生情,伤感至极。在实景秋梧、炊烟、残阳、乱蝉之中,写出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伤痛以及哀思,字里行间渗透着无尽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