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①竹槛灯窗,识秋娘谢院。②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③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④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⑤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⑥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⑦
【注释】 ①小曲幽坊:指妓院;唐制,妓女所居名坊曲,《北里志》有南曲、北曲之称。②秋娘:唐代金陵歌妓,这里借以点明所爱女子的身分。③琼枝玉树:比喻女子的优美身姿体态。④水眄(mian面)兰情:形容女子有水灵灵的眼睛和兰花一般优雅的性情。语出唐·韩琮《春愁》诗:“吴鱼岭雁无消息,水盼兰情别来久。”眄:眼波斜顾。⑤“画图”句: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指曾经先看到过该女子的画像。⑥瑶台:本仙家所居之地,这里喻指妓女所住的房间。雨润云温:指男女欢会,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⑦怎奈向:见前《大酺》(对宿烟收)注⑥。
【译文】 起更的鼓声催促着夜色的降临,露水早把路上的尘土清洗得不留半点。满街的月色朦朦胧胧,幽静小巧的坊曲依稀可见。啊,翠竹掩映的栏干,灯光明亮的窗帘,我认出了她居住的美丽庭院。她笑盈盈地出来和我相会,那优美的身姿就象一棵袅袅婷婷的玉树,那焕发的容光犹如温暖的太阳把云霞映得多鲜艳!还有那水汪汪的一双大眼,那高雅的神情使人想起空谷幽兰。在我这辈子相逢的女子中,她头一个使我觉得无比的稀罕。当初,我先在图画上认识了她娇美的容颜。真料想不到,自从我上她那儿去会面,我俩就难舍难分无限依恋。不知从那里起来一阵疾风,把热恋中的我们活活地吹散。可怜我如今只好忍受荒凉寒冷,孤单单一个人寄住在无人的旅馆。我紧紧地关上房门,倾听着破墙下的秋虫一声声哀叹。怎奈何,我对她的一股相思之情似火燃,那怕重重溪山也不能隔断!
【集评】 明·卓人月、徐士俊:“虫曰叹,奇。实甫草桥店许多铺写,当为此一字屈首。”(《古今词统》)
明·李攀龙:“上相遇间,如琼玉生光;下相思处,浑如溪山隔断。”(《草堂诗余隽》)
清·周济:“全是追思,却纯用实写。但读前半阕,几疑是赋也。换头再为加倍跌宕之,他人万万无此力量。”(《宋四家词选》)
清·黄苏:“美成以内庭供奉出守顺昌,道中寂寞,旅况凄清,自所不免。而依依恋主之情,‘隔溪山不断’,饶有敦厚之致。‘惊风吹散’句,怨自有所归也,可以怨矣。”(《蓼园词选》)
现代·唐圭璋:“此首追思昔游,无限伤感。昔日之乐与今日之哀,俱能加倍写足。起三句,写坊曲之夜色。‘竹槛’两句,写入门见人。‘笑相遇’以下数句,极称人情态缠绵。‘似觉’两句贯下,‘总平生’一句总承上文。‘画图中’一句开,‘谁知道’一句合。‘瑶台畔’与‘竹槛灯窗’相应。‘眷恋’句承上,‘苦惊风’句起下。‘念荒寒’三句,皆写现今苦况,与上片对照,最为出色。末句,说出相思之情,亦悠然不尽。”(《唐宋词简释》)
【总案】 这是清真以叙事和写实来寓情的杰作之一。它所咏情事,略同《瑞龙吟》,然并非重游旧地,而是神驰旧游。通篇以对自己与伊人交往过程的回忆性描述为主,对照现在的孤苦伶仃之状,以寄托绵绵不尽的相思之情。开头即用倒叙手法,以细腻的叙事笔调先画出美人出场的背景。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晤,层次分明,步步逼近。更为精采的是以比体正面描写美人的可爱形象。这里不重形似,而以神情描写为主,颇不落套。下片开头是追叙中的追叙,延伸上片描写之绪。“谁知道”以下方正面宣写离情,使人读到末段方知全篇所写的原来是一幕始乐而后哀的情场悲剧。“惊风”吹散温润之“云雨”,正如意外事故拆散美好的姻缘。通体用此喻,处理极为含蓄而简洁。周济所谓“全是追思,却纯用实写”及“换头再为加倍跌宕之”云云,的确道着了此词章法上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