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释】 ①绍兴乙卯:即绍兴五年(1135)。绍兴,南宋高宗年号。鄱阳:今江西波阳。②易水寒:语出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北方水名。此借指宋徽、饮二帝囚禁之地。③彤云:下雪前密布的阴云。三关:指北方的三个重要关口平靖关(西关);武胜关(东关)、黄岘关(百雁关)。此处泛指北方。断肠:形容极度悲伤。④“天可老”三句:继承汉乐府《上邪》的表现手法,突出报仇雪恨的艰难和忿恨的强烈。⑤“频闻”二句:南宋曾于建炎三年(1129)五月、绍兴二年(1132)、绍兴四年分别派遣通问使洪皓、潘致尧和章谊等前往金邦问候被囚禁在金国的徽、钦二帝,但都没有结果。鸾辂(lu):天子所乘的车子,这里指徽、钦二帝。

【译文】 江南江北到处飞雪弥漫,我走在鄱阳道上,心想着遥远的北国易水正冰寒。透过阴云深处的天幕想望北方的关塞,望不见北方的关塞呀使我心伤,连绵不断的山脉使我肠断。可以使天变老,能够让海倾翻,但要消除我亡国之恨却艰难。常听说派遣了通问使北去问平安,何时能雪国耻迎徽、钦二帝大驾还。

【集评】 清·冯煦:“(此词)为二帝在北作也。眷恋旧君,与鹿虔扆之‘金锁重门’,谢克家之‘依依宫柳’,同一辞旨怨乱,不知寿皇见之,亦有慨于心否,宜为贼桧所嫉也。终是爱君,独一‘琼楼玉宇’之苏轼哉。彼以词骀宕不可为者,殆第见屯田(柳永)、山谷(黄庭坚)诸作,而未见此耳。”(《蒿庵论词》)。

【总案】 高宗绍兴五年(1135).爱国名将岳飞、韩世忠等屡次击败金及伪齐的军队,可望进取中原收复失地;然而高宗赵构、权臣秦桧等屈膝求和卖国求荣,反对北伐抗金,致使受金兵囚禁的帝后不能南返。向子諲 对此极为愤慨。一日在鄱阳道上遇到茫茫大雪,眼望着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北方,不禁想起远困在白山黑水间的帝后,不胜感慨,恨愤难平,于是写下这首词,表达他对帝后的深切怀念和对南宋小朝廷屈辱求和政策的强烈不满,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开篇以大雪起兴,推及北方的苦寒,遥想帝后被囚的悲怆,中间备述作者对帝后和北方故土的悬望牵挂以及失君丧地,国耻未雪的深仇大恨,篇末以问语作结,质问小朝廷何时才能救出帝后,发人深省。联系篇首,令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显然作者是在预示帝后永无回还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