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卜算子》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卜算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 ①旅雁:旅途中的飞雁。雁在秋季飞向南方,春天则飞向北方。此处象征战乱期间北方向南逃难的飘泊者。作者《采桑子·彭浪矶》亦云:“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②“风雨”句:指遇风雨与雁群相失散。③寒汀:冷僻的水边。④矰缴(zeng zhuo):猎鸟的箭。矰:系有丝绳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以丝绳系箭头而射,称弋射。李白《鸣雁行》:“畏逢矰缴惊相呼。”与此相同。

【译文】 远徙的大雁向南飞去,离群失伴遇暴风骤雨。饥渴劳累羽翼无力双垂,孤伶伶地歇在水滨寒渚。沙鸥水鹭无法亲近,猎人弓箭的威胁令我心焦。云海茫茫何处是归宿,哀鸣声声谁能听我的呼号。

(汤俊峰译)

【集评】 现代·俞平伯:“本篇以雁作比喻,与中卷苏轼《卜算子》词作法相近,却反映出北宋末动乱的状况。首句即喻南渡事”(《唐宋词选释》)。

【总案】 高宗建炎初(1127—1129),作者南奔避战乱,在漂泊流浪的痛苦征途中,他与孤飞的旅雁产生了心灵的共振,写下此词。词中“向南飞”的失群“旅雁”是南奔避乱的作者的自我写照,孤雁那种孤独感、生命的危机感和茫然感正是作者作为飘泊者的切身的体验。战火纷飞,生命时刻受到危胁;离家逃难,很想找几位乡亲故人相互帮衬,彼此安慰,然而举目无亲,四顾茫然,逃难者各自奔命不暇,难以顾及他人;“辛勤”飘荡,停下休息片刻,但饥渴疲乏又困挠身心。瞻望前程,不知何处是归宿,出路在何方。呼唤苍天,苍天不听这焦灼急迫的“哀鸣”悲歌。短短几行,就把战乱中飘泊者的心理表露无遗,既写物又写人,既写形,又写神。形神兼备。这只孤雁也是那个时代所有逃难者的缩影,是时代痛苦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