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②,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③。

【注释】

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回京后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通俗清新。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存诗十二卷。

②江水平:春水涨堤因曰“平”。

③晴:谐音“情”。

【诗本事】

这首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模拟民歌的作品。竹枝词为巴渝民歌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婉转动人。

【赏评】

巴蜀之地多水多竹,春天最清新碧绿不过。蜀地的雨也是,迷迷蒙蒙,时晴时阴。就在这“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地方,一个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暗怀心事,只听得她所思慕的人的歌声,绕过飘飘洒洒的杨柳枝条,擦着滟滟洄洄的涨堤春水悠然而来。那一听就知道唱给谁的歌声里到底含着什么意思呢?这姑娘猜不透,可是歌声依依在耳,似乎在对她暗示。唉,那人的心就像这天气,西边雾气深深,满是水汽,分明在下雨;可是东边太阳又出来了,光芒万丈,清楚坦荡——真说不上是无晴(情)还是有晴(情)!

诗作汲取了当地的山音水味。民间小调健康活泼的气息,与诗人在坎坷生涯里仍保持着的对生活的热爱融合一起,化成了这首清新自然的小诗。

【诗评选辑】

①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昔东坡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

②清·毛先舒《辩坻》: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

③清·王士禛《万首唐人绝句选》:《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