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昭牛图·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宋·陆游

游昭木石师李唐, 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 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 衣不掩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 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 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 置身忽在烟林旁。

日落饮牛水满塘, 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 老巫诃尽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 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 岁负玉粒输官仓。

〔游昭〕人名,著名画师。〔木石〕指木刻和石刻。〔师李唐〕以唐代画家的技法为师。〔乞骸〕封建社会大臣奉事国君,身体非自己所有,所以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俚医〕乡村里的医生。〔诃(he)〕同“呵”,怒责。〔祓(fu)〕古代迷信的习俗,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这里作“清除”解。

这是诗人晚年的诗作。六十四岁时,诗人再次被诬罢职,归耕山阴,就是诗中所说的“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旁”。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诗人也曾披蓑携锄,亲事农桑,经常与农民交往,因而对农民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有了深切的体会。这种深切的体会往往融入他的诗作之中。这首诗就是借观赏游昭的“牛图”,引起联想,描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恳切。

全诗由两部分构成。前十句为第一部分,盛赞游昭画艺之高超,抒发无比喜悦之情。后十句为第二部分,描述农民日常生活,抒发同情农民,热爱生活之情。两部分由“乞骸”和“置身”两句诗联系起来,结构严谨,层次极为清楚。

全诗以议开篇,盛赞游昭画艺之高超,出语突兀不凡。先总评一句,“师李唐”说明游昭画艺渊源极深。第二句则紧扣诗题,说明游昭“画牛”技艺尤为高超。接下去对游昭的“牛图”进行具体评析。“出栏初听一声笛”,状形摹声,一声短笛竟然使初出栏圈的牛儿振尾扬蹄,神情无比振奋,简直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意气已无千顷荒”,盛赞牛的功劳,语气豪迈恢宏,天地也当为之震惊。诗人评析“牛图”不仅能以片言状其形,尤能以七字传其神,已经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不仅如此,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感受,继续赞美“牛图”的奇妙。那画中的牛儿其“蹄角毛骨”都画得极为细腻清晰,以致连“老益困”的诗人也能够分辨得清清楚楚。“老去人间乐事稀”,其时诗人“客居京口”,贫病缠身,乐事当然更少,能够欣赏到这样奇妙的“牛图”,当然会“拂拭此幅喜欲狂”了。“喜”而到了要发狂的地步,不就更能反衬出“牛图”之奇妙,游昭画艺之高超吗?

诗人为什么会对这幅“牛图”特别感兴趣呢?除了画幅的奇妙、游昭高超的画艺令他“喜欲狂”之外,就是因为他在二十年的归耕山阴的生活中,与牛儿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借助丰富的联想,把读者带入农民日常生活的画图中去。“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既写出了农民对耕牛的爱惜,又道出了农民劳动之紧张艰苦。句句不离“牛”字,清新明丽,充满诗情画意。“俚医灌药美水草,老巫诃尽祓不祥”,又给读者绘出一幅江南农村的风俗画,极富地方色彩。不论是“美水草”还是“祓不祥”,都是为了使耕牛无病无灾,长得更为健壮,表明农民们与耕牛已经到了相依为命的地步。“置身忽在烟林旁”,被贬职后诗人的心是多么悲愤,又是多么寂寞呵!二十多年来,正是江南农村淳朴的民风,正是农民们美好的心灵,尤其是默默做着奉献的那些耕牛,使得诗人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得到极大的安慰,因而使他对农民,对生产劳动,尤其是对耕牛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就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诗人不仅决心子孙世代务农,自食其力,甚至还把耕牛当作知心好友一样,对其发出良好的祝愿,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啊!无怪乎诗人对游昭的“牛图”会“喜”到发狂的地步了。

写到这里,全诗本来可以结束了,但是诗人却又推出最后两句:“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犹如奇峰突起,恰似险浪骤至,把全诗推到一个更高的意境。那划破夜空的碓声倾吐着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年年都把最好的粮食驮在耕牛背上缴纳给官府,以支援“北定中原”的抗金大业。这是一种多么金贵的心灵呀!这划破夜空的阵阵碓声,不仅会使诗人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也应当能使南宋朝廷从苟且偏安的美梦中惊醒过来,改变屈膝求和的政策,重振军威,竞日完成北定中原的大业。这样的寓讽谏于“诗外”的诗句,除“千古一放翁”外,其孰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