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粤歌·台湾民歌》原文与赏析
我所思兮貌何美,梦寐辗转不可忘。我今深山去捕鹿,心旌飘摇独傍徨。只好捕鹿归来日,与卿相馈共举觞。
这是一首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歌唱的情歌,由男子唱出,表达了对心爱女子的爱慕、思恋之情和决心与她相好以共成连理的愿望。
近人徐珂编笔记集 《清稗类钞》中 《音乐类》云: “台湾番社有歌,词简情远,绝然古代之歌诗体也。歌云云。首尾写情,自在流出。”
番,旧时对西方边境各族的称呼,亦为外族的通称,如西番、番邦等。这里指台湾的少数民族,约即高山族。社,为社团组织。番社当为高山族的某一组织形式,或用以称谓高山族。
高山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0万余人。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分布在台湾省本岛山区和兰屿上。内部有 “泰耶尔”、“萨斯特”、“希嫩”、“朱欧”、“阿眉斯”、“百宛”、“耶美”等不同的称呼。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生产以农业为主,狩猎、捕鱼为副。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长期以来和汉族人民共同开发了台湾,并不断地对外国侵略者作斗争。
这首情歌语言古朴,如徐珂云:“绝然古代之歌诗体也。”可能是清代文人依据高山族情歌原意,翻译成古典民歌形式记录下来的。因为高山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全歌大意是:我所心爱的姑娘啊,容貌多么美丽,使得我梦寐以求,辗转反侧难以忘记。我今天就要去深山捕获野鹿,此时的心情十分不安,独自徬徨。只愿我捕得鹿儿归来之时,赠给我这心上人,让我们一起举杯庆贺。
由诗歌中的“去深山捕鹿”一语亦可证,此歌的演唱者为高山族的男子汉。歌中的“梦寐辗转”完全是根据《诗经》开首第一篇的《周南·关睢》第二章而来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寤寐,即不论醒着和睡着; 而此歌是“梦寐”即只谈梦中事,辗转反侧,即翻来覆去不能成眠。此歌全用此意。心旌飘摇,出自 《国策·楚策一》: “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悬旌,即飘动的旌旗,这里用来形容心神不定。而“徬徨”也是古汉语常用词表示六神无主、徘徊难进。卿,是对对方的尊称、爱称。馈,是以物相赠。觞,是酒杯。此三字均为古汉语语词。而“我所思兮貌何美”,七言句中夹“兮”字,纯为骚体句法。总之全歌六句,除第三、五句较为浅白通俗外,其余大多使用古汉语词句,深有汉族古代民歌的风味,由此数句似足以证明,此歌为当时文人据高山族语所唱之歌所作的译文。其产生过程恰与古代之《越人歌》十分相似。
由歌中之意可以判定,这位男子所爱慕和追求的女子还没有与他有更深更厚的交往,即二人的爱情前途究竟如何,还难料定。因为这主要是男子这方的一厢情愿,重点是歌唱自己的理想与愿望,至于将来怎样,他也心中没底,不敢乐观,因而是“心旌飘摇独徬徨”。但从首二句看,他所追逐的女子是容颜美丽,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的,而“梦寐辗转不可忘”则表明他思慕之情已是十分深厚强烈,内心在忍受着相思的熬煎。
全歌意境完整,重在抒情,又夹有叙事。徐珂云“首尾写情,自在流出”,也道出了其写作特色。这种写法在我国古代汉族民歌中也是常见的。总之,用古汉语译出的这首高山族情歌,句式整齐,词语优美,合辙押韵,读之琅琅上口。这首歌体现了汉族文化与高山族文化的交流,所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