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民歌·(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双姬(二)》原文与赏析

《元代民歌·(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双姬(二)》原文与赏析

翠袖殷勤捧玉觞,浅斟低唱。便是个恼乱杀苏州小样,小名儿唤做当当。

(以上为一锭银)

弄粉调朱试罢晓妆。潇洒似红梅,妖娆胜海棠。风光满画堂,肌肤为雪香。穿针刺绣床,时闻金钏响,春笋纤长。题诗写乐章,真谨成行。是他功名纸半张。

(以上为大德乐)

这支曲仍同前支曲,是来赞美一位美女的。曲的开头,抓住人物一个具体动作——边斟边唱来展现人物的情态、身份之类的内容,显得落笔不俗。“翠袖殷勤捧玉觞,浅斟低唱”,翠袖,不仅写服饰,也用以代人。玉觞(读”shang),古代称酒杯为觞,不一定是玉制的。此句中着 “殷勤”一词,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机灵、热情,也暗示了人物的生动活泼。下一句“浅斟低唱”,不但承前一句 “殷勤”一词,而且将“殷勤”一词具体化。前两句,就把人写得很鲜活。“便是个恼乱杀苏州小样,小名儿唤做当当”,“便是”一句可以看作是侧面描写。恼乱杀,即恼死,恼乱死之意,意即 “多情却被无情恼”。人美多娇,惹人亲近,而又难以如愿,这种喜欢、爱恋的情绪一浓烈,便觉 “恼乱杀”。从“苏州”的角度,不写其美其娇,却用“恼乱杀”来烘托式地再现其美其娇,应该说倒翻出别一种意境来。三五笔下去,人物的鲜活已初具形态,再点一句“小名儿唤做当当”,依名取韵,为 “江阳”平声韵,和谐平实。以上为第一层。

弄粉调朱试罢晓妆”一句有过渡的味道,同时又总领以下四句。“弄粉调朱”,是说当当在认真着妆。许多诗文中都把美女着妆当作一种意境来写,应该说,那确是很有风采的生活镜头。作者正是在当当 “试晓妆”的时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展露的花容月貌来加以工笔式的描绘,“潇酒似红梅,妖娆胜海棠”,整齐的句式所表达的内容不仅仅是对仗的需要,更是展现人物美丽的需要。红梅与海棠,不仅色彩有异,气质、调子也迥然不同,浓艳的红梅,是用来展现人物的蓬勃旺盛的形象及青春容颜的;淡雅的海棠则是用来表现人物的高雅不俗、娇嫩美好。红梅与海棠集于一身,更展示了当当的多彩多姿,仪态万方。“风光满画堂,肌肤白雪香”二句承前句,继续着力表现人物的艳丽容貌。肌肤白,白嫩如雪,晶莹而有光泽,而且还“香”,这正是妙龄女郎所拥有的特质。从意境上看写得艳了点,“红艳香软”的脂粉气浓了些,但仍不为过,仍觉很动人。再加之“风光满画堂”一句虽概括却不空洞的一调解,反觉得生动活泼。一朵花可以使一片绿色一下子生动起来,一位光彩照人的美女使整个屋变得溢彩流芳起来,这更是人人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例子来补充的常识性的情景,此一句写得不俗。文学语言是个怪东西,有时太具体地去写什么,反而束缚了读者的思维,局限了读者的想象。在一定的语境中,着一笔看似笼统,实则是别一种的细致的有弹性的语言,反而让读者的想象活跃起来,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风光满画堂”一句便是如此。

从“穿针刺绣床”以下三句可以看作另一层次,作者换了一个角度来写“当当”的聪明美丽,可亲可爱。从“女红”的角度,也可以表现少女的心灵手巧,这也可平添妩媚。作者不在于表现她有怎样的刺绣技巧,而在于通过这一领域多角度地展示她娇美可爱,所以作者没有去写她刺绣是如何如何工巧,而是着意去写她刺绣时的情态、仪容: “穿针”动作灵巧、娴熟。“时闻金钏响”,可以想象当当刺绣何等驾轻就熟,随心所欲。她绣得轻松自在,从她的头上不断传出金钏响声,可以想见她生动活泼的性格在刺绣时也收不住,但她并非漫不经心。从前句的“穿针”到后句的 “春笋纤长”都能看出她的灵活自如,娴熟的技艺已炉火纯青。“时闻金钏响”,还有刺绣的复杂,工序反来复去,需要反复审视的意味在。总之,一句“时闻金钏响”,写得俊极了,可谓之 “俊语”。当当的无限生动均含其中,又从其中鲜活地荡漾出来,真是令人回味不已。“春笋纤长”,指女子的手纤细精巧,观察得细,写得更细。这双 “调粉弄朱”的巧手,此时又在 “穿针刺绣床”,让人由此生出无限想象。

“题诗写乐章”句以下,可以理解为最后一个层次。作者似要展示当当不仅有让人 “恼乱杀”的花容月貌,而且多才多艺,真可谓才女。“题诗写乐章”,有人认为是承上说把诗章刺绣到 “床”上去,似觉不妥。作者显然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写当当的美丽可爱。盛赞双姬,自然要赞个“玲珑剔透”,潇洒开来,铺放般地赞美,自然就不会只限于某个方面,所以还是理解为独立的一层为好。

“题诗写乐章,真谨成行”,都是用来赞其才气的。“真谨”是说写得工整严谨。“是他功名纸半张”,套用俗语,极言当当诗才不凡,足可以为她迎接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