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明代诗赏析

汤显祖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别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临川(今属江西)人。是继晏殊、晏幾道父子、王安石之后又一临川才人,所以他哭儿子汤蘧有“恨杀临川隔江左,半山(兼指王安石)无路得乘驴”之句,因为安石儿子王雱也先父而卒。二十一岁中举人。万历五年(1557),首辅张居正欲使其子及第,罗致汤显祖等一并入选,以张声势,他谢绝,并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万历十年,居正去世,显祖于次年乃成进士。由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借此闲职,读书深夜。

十九年,他上疏力劾辅臣申时行、给事中张文举,神宗一怒而将他贬谪徐闻(今属广东)典史,因于端州(即肇庆)认识了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后迁遂昌(今属浙江)知县,借此而过“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的生活。

这时候的政局,正如他在《平昌钟楼晚眺》中所咏“独树老僧归夕照,一山栖鸟报斜曛”那样幽暗。神宗早已懒于设朝,他在《至日闻圣主深居有感》中叹道:“南都至日逢南至,传道天心欲闭关。”亦见其人之崛强梗直。

二十六年,终于弃官返里,作《牡丹亭还魂记》。因堂前植白山茶花,故名玉茗堂。堂中文史狼藉,宾朋杂坐。鸡埘豕圈,接迹庭户,他指着床上堆的书对人说:“有此不贫矣。”

他的诗,属于性灵派,故与袁宏道等很投合。他的《牡丹亭》,实为诗的戏剧化,不懂戏曲而爱诗的人,同样可以欣赏。但有些诗流于粗率。诸体中七绝最好,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以为晚明七绝,汤显祖、徐渭、袁宏道能居胜地。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以为“明季多宗此派,实一时气运所关”。换一种说法,明代后期的文学发展的趋向,促使他们的诗歌比较能够真实地直抒自我。另一方面,正如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所说,汤显祖等人作品,“佳作止于秀逸,气格不大,力量不厚耳”。虽然“厚”在全部明诗中,是很难求得的。有《玉茗堂集》。建国后有徐朔方整理的《汤显祖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