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书信《致黄源》原文与赏析

鲁迅书信《致黄源》原文与赏析

河清先生:

前天沈先生来,说郑先生前去提议,可调解《译文》事:一,合同由先生签名;但,二,原稿须我看一遍,签名于上。当经我们商定接收;惟看稿由我们三人轮流办理,总之每期必有一人对稿子负责,这是我们自己之间的事,与书店无关。只因未有定局,所以没有写信通知。

今天上午沈先生和黎先生同来,拿的是胡先生的信,说此事邹先生不能同意,情愿停刊。那么,这事情结束了。

他们那边人马也真多,忽而这人,忽而那人。回想起来:第一回,我对于合同已经签字了,他们忽而出了一大批人马,翻了局面;第二回,郑先生的提议,我们接收了,又忽而化为胡先生来取消。一下子对我们开了两回玩笑,大家白跑。

但当时我曾提出意见,说《译文》如果停刊,可将已排的各篇汇齐,出一“终刊号”。这一点,胡先生的信里说书店方面是同意的,所以已由我们拟了一个“前记”,托沈先生送去,稿子附上,此一点请先生豫备一下,他们如付印,就这样的付印,一面并将原稿收好,以免散失,因为事情三翻四复,再拉倒也说不定的。

先前我还说过,倘书店不付印,我们当将纸板赎回,自己来印,但后来一想,这一来,交涉就又多了,所以现又追着告诉沈先生,不印就不印,不再想赎回纸板。

我想,《译文》如停刊,就干干净净的停刊,不必再有留恋,如自己来印终刊号之类,这一点力量,还是用到丛书上去罢。

专此布复,即请

撰安。

迅 上九月二十四下午

【析】 这是译文社与生活书店矛盾调解无效后,鲁迅对《译文》编辑黄源的情况通报信函。其中,也论及了 《译文》 停刊后处理若干琐务的意见。

1934年,中国译界景况不佳,为更新气象,给发展中的中国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佳品。6月,鲁迅倡议创办《译文》月刊。鲁迅的有力支持者和《译文》的参与筹备者,有茅盾、黎烈文、黄源。是年9月,《译文》创刊。刊物的前3期由鲁迅亲自编定。11月起,黄源接编,鲁迅仍给予许多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出版《译文》 的生活书店,是当时进步的文化阵地之一。《译文》出版后和第一个年头间,生活书店和译文社的合作关系是良好的。

译文社与生活书店的矛盾突发于1935年9月,起因是 《译文丛书》 出版事。这年1月,鲁迅萌生出版《译文丛书》的意向。2月4日致孟十还信说:“译文社今年想出单行本,黄先生正在准备和生活书店去开交涉。”交涉的结果,是生活书店始答允,终反悔。于是,9月15日译文社同人商谈决定,《译文丛书》 交由巴金、吴朗西主持的文化生活社出版。但翌日鲁迅仍在《译文》 续出合同上签字。9月17日,生活书店因疑《译文丛书》易地出版是黄源从中捣鬼所致。遂邀鲁迅、茅盾、黎烈文等晤面,提出撤换黄源的《译文》编辑职。这意见遭到鲁迅等人的反对。第二天,鲁迅将已由生活书店推翻的签字合同毁去,与茅盾等协商提出,由黄源代表译文社签约的方案。从而,双方分歧增大,矛盾激化。

本信表明,为了化解矛盾,延续于中国文学界有益的《译文》的生命,郑振锋曾居中调停。他的两条提议,照顾到鲁迅等人的意见,也兼及了生活书店由鲁迅负责《译文》的要求。更含有双方各退一步,求同存异合作下去的意思。对此,鲁迅原则上是同意的,但生活书店不愿让步,“情愿停刊。”至此,调停无效,“事情结束了。”

矛盾爆发后,鲁迅为对读者有一交待,设想了《译文》终刊的两点意见。致黄源信分别对自己的意见予以补正。对终刊号的出版,鉴于生活书店 “开了两回玩笑”,鲁迅关照,能印固然好,不能印,应“将原稿收好,以免散失。”原拟不能印即赎回纸版自己来印,现为避交涉麻烦,“不再想赎”,主张不如将力气投到丛书上。

鲁迅为主办《译文》,用意如茅盾所说,在给“真想用功的人作为 ‘他山之石’。”①一年来,他在 《译文》上耗力甚多,兼因 《译文》 内容的 “大都不无意义”,②使他珍惜、心爱这刊物。因此,说 “不必再有留恋”,狭义的说,专指《译文》终刊号,乃是真情。广义的看,却是无可如何的话,“心以为可惜的。”③因为不免“留恋”,“可惜”,10月始,鲁迅四处再谋《译文》的复刊。经鲁迅努力,《译文》于1936年3月复出,改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