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原文阅读|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言绝句,用的是乐府旧题。绝句来源于乐府民歌;在曲子词还没有兴盛以前,绝句也就是唐代的乐府。从人们所熟知的旗亭画壁的故事,便可知道当时伶工歌女唱的多是绝句诗。正因为绝句来源于乐府民歌,是流传在口头上的歌唱文学,所以在体制上和其他诗体有所不同。司空图在 《与李生论诗书》 中有这样几句话:“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意思是说,写绝句诗,要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能够把“千变万状” 的丰富诗意,提炼压缩在极短的篇幅之中,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而又要极其自然,使不得一点气力,逞不得一点才学,见不出一点针线的痕迹。这才是本色当行。

在繁星灿烂的盛唐诗坛上,绝句诗作者众多,名家辈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李白和王昌龄,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王世懋则认为: “ (绝句) 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 《静夜思》 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了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差不多尽人皆知,连五六岁的孩子们也都能上口成诵。它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微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肖纲《玄圃纳凉》 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 《春江花月夜》 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 “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乃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幻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 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下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 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秋月色令人凄恻”,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光,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 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的示意图。

这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简直是一首白话诗。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不假雕琢,浑然无迹的。从这,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胡应麟又说:“古诗、乐府后,惟太白诸绝近之。”沿流溯源,从艺术风格上指出它的传统继承关系,这话是确有所见的。为了说明问题,不妨读一读 《古诗十九首》 里的一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和《静夜思》一样,也是写月夜思乡的情景,也是从床前月光写起;但它通过“揽衣徘徊”、“出户彷徨”、“引领入房” 一系列的行动描绘,千回百折地抒写了无可告语的愁思,两诗的具体内容及其表现手法,并不完全相同。然而从诗的意境来说,则深婉自然,波澜莫二。王士祯说 《古诗十九首》 “如天衣无缝”。从这首 《静夜思》,又可看出李白诗和 《古诗十九首》一脉相承之处,李白是怎样把《古诗十九首》 的艺术特色运用到篇幅短小的绝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