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
开封中牟县有一姓王的老汉,夫妻二人,膝下有三个儿子,以务农为生。一天,王老汉上街为儿子购买纸笔,权豪势要葛彪纵马横行长街,王老汉闪躲不及撞着马头,被活活打死,而凶犯扬长而去。王家三子闻讯而来,恰遇酒醉回家的葛彪,一时失手,击毙了他,被中牟县吏拘捕,解入开封府。包拯审案前偶得一梦: 梦见后厅亭子上的蜘蛛网,接连粘住了三个小蝴蝶; 前两个让飞来的大蝴蝶营救去了,第三个被他放生。审案时,王家母子争当凶手,引起包拯拷打。王婆婆万般无奈,力保大儿、二儿,却把小儿送斩。经过讯问,方知前两子是她收养,第三子才是亲生。包拯由此感应梦境,生出恻隐之心,想出准备救助的办法。三人下狱后,王婆婆遍处讨乞,给监中儿子送饭。最后,包拯放出了王婆婆的长子、次子,以盗马贼赵顽驴的性命替换了他的小儿,并褒封王家母子,获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张千领祗候排衙科、喝云) 在衙人马平安喏! (外扮包待制上,诗云) 咚咚衙鼓响,公吏两边排; 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也,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正授开封府府尹。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分付司房,有合佥押的文书,将来老夫佥押。(张千云) 六房吏典,有甚么合佥押的文书? (内应科) (张千云) 可不早说早是。酸枣县解到一起偷马贼赵顽驴。(包待制云) 与我拿过来。(祗候押犯人跪科) (包待制云) 开了那行枷者。兀那小厮,你是赵顽驴? 是你偷马来? (犯人云) 是小的偷马来。(包待制云) 张千上了长枷,下在死囚牢里去。(押下) (包待制云) 老夫这一会儿困倦,张千你与六房吏典休要大惊小怪的,老夫暂时歇息咱。(张千云) 大小属官,两廊吏典,休要大惊小怪的,大人歇息哩,(包拯做伏案睡做梦科云) 老夫公事操心,那里睡的到眼里,待老夫闲步游玩咱。来到这开封府厅后,一个小角门。我推开这门。我试看着: 是一个好花园也! 你看那百花烂漫,春景融和。兀那花叶里一个撮角亭子,亭子上结下个蜘蛛罗网; 花间飞将一个蝴蝶儿来,正打在网中。(诗云) 包拯暗暗伤怀,蝴蝶曾打飞来; 休道人无生死,草虫也有非灾。呀! 蠢动含灵,皆有佛性; 飞将一个大蝴蝶来,救出这蝴蝶去了。呀! 又飞了一个小蝴蝶,打在网中; 那大蝴蝶必定来救它。好奇怪也! 那大蝴蝶两次三番只在花丛上飞,不救那小蝴蝶,佯常飞去了。圣人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不救,等我救。(做放科) (张千云) 喏,午时了也! (包待制做醒科)(诗云) 草虫之蝴蝶,一命在参差; 撒然梦惊觉,张千报午时。张千,有甚么应审的罪囚,将来我问。(张千云) 两房吏典,有甚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内应科) (张千云) 喏,中牟县解到一起犯人,弟兄三人,打死平人葛彪。(包待制云) 小县百姓,怎敢打死平人! 解到也末? (张千云) 解到了也。(包待制云) 与我一步一棍,打上厅来! (解子押王大兄弟上,正旦随上唱)
【南吕一枝花】 解到这无人情御史台,原来是有官法开封府。把三个未发迹小秀士, 生扭做吃勘问死囚徒。 空教我意下惆橱, 把不定心惊惧,赤紧的贼儿胆底虚。教我把罪犯私下招承,不比那小去处官司孔目。
【梁州第七】 这开封府王条清正,不比那中牟县官吏糊涂。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的我手忙脚乱; 使不得胆大心粗,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这公事不比寻俗,就中间担负公徒。嗨嗨嗨,一壁厢老夫主在地停尸; 更更更,赤紧地子母每坐牢系狱; 呀呀呀,眼见的弟兄每受刃遭诛! 早是,怕怖。我向这屏墙边侧耳偷睛觑,谁曾见这官府。则今日当厅定祸福,谁实谁虚!。
(正旦同众见官跪科。张千云) 犯人当面。(包待制云) 张千,开了行枷,与那解子批回去。(做开枷科) (王大兄弟云) 母亲,哥哥,。咱家去来。(包待制云) 那里去! 这里比你那中牟县那? 张千,这三个小厮是打死人的,那婆子是甚么人? 必定是证见人; 若不是呵,敢与这小厮关亲? 兀那婆子,这两个是你甚么人? (正旦云) 这两个是大孩儿。(包待制云) 这个小的呢? (正旦云) 是我第三的孩儿。(包待制云) 噤声! 你可甚治家有法?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 陶母教子,剪发待宾; 陈母教子,衣紫腰银。你个村妇教子,打死平人! 你好好地从实招了者。(正旦唱)
【贺新郎】 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俺孩儿杀人可恕。俺穷滴滴寒贱为黎庶。告爷爷与孩儿每做主: 这三个自小来便学文书; 他则会依经典习礼义,那里会定计策厮亏图。百般的拷打难分诉,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包待制云) 不打不招。张千,与我加力打者。(正旦悲科唱)【隔尾】俺孩儿犯着徒流绞斩萧何律,枉读了恭俭温良孔圣书。拷打的浑身上下怎生觑,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他每爷饭娘羹,何曾受这般苦!
(包待制云) 三个人必有一个为首的。是谁先打死人来? (王大云) 也不干母亲事,也不干两个兄弟事,是小的打死人来。(王二云) 爷爷,也不干母亲事,也不干哥哥兄弟事,是小的打死人来。(王三云) 爷爷,也不干母亲事,也不干两个哥哥事,是他肚儿疼死的; 也不干我事。(正旦云)。并不干三个孩儿事。当时是皇亲葛彪先打死妾身夫主,妾身疼忍不过,一时乘忿争斗,将他打死。委的是妾身来。(包待制云) 胡说! 你也招承,我也招承,想是串定的; 必须要一人抵命。张千,与我着实打者。(正旦唱)
【斗虾蟆】静巉巉无人救, 眼睁睁活受苦。 孩儿每索与他招伏! 相公跟前拜覆: 那厮将人欺侮,打死咱家丈夫; 如今监收媳妇,公人如狼似虎,相公又生嗔发怒。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 打的浑身血污。大哥声冤叫屈,官府不由分诉。二哥活受地狱,疼痛如何担负?三哥打的更毒,老身牵肠割肚。这壁厢那壁厢由由忬忬,眼眼厮觑,来来去去,啼啼哭哭。则被你打杀人也待制龙图! 可不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难吞吐,没气路。短叹长吁,愁长似火,雨泪如珠。
(包待制云) 我试看这来文咱,(做看科云) 中牟县官好生糊涂: 如何这文书上写着王大王二王三打死平人葛彪,这县里就无个排房吏典? 这三个小厮,必有名讳; 更不呵,也有个小名儿。兀那婆子,你大小厮叫做甚么? (正旦云) 叫做金和。(包待制云) 第二的小厮叫做甚么? (正旦云) 叫做铁和。(包待制云)这第三个呢? (正旦云) 叫做石和。(王三云) 尚! (包待制云)甚磨尚? (王三云) 石和尚。(包待制云) 嗨! 可知打死人哩。庶民人家取这等刚硬名字,敢是金和打死人来? (正旦唱)
【牧羊关】 这个是金呵有甚么难熔铸。(包待制云) 敢是石和打死人来? (正旦唱) 这个是石呵怎做的虚。(包待制云) 敢是铁和打死人来? (正旦唱) 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垆。(包待制云) 打这赖肉顽皮! (正旦唱) 非干是孩儿每赖肉顽皮,委的衔冤负屈。(包待制云) 张千,便好道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 把那大的小厮拿出去与他偿命! (正旦唱) 眼睁睁难搭救,簇拥着下阶除。教我两下里难顾瞻,百般的没是处!
(云) 包待制爷爷,好葫芦提也! (包待制云) 我着那大的儿子偿命,兀那婆子说甚么? (张千云) 那婆子手扳定枷梢,说包待制爷爷葫芦提。(包待制云) 那婆子他道我葫芦提。与我拿过来! (正旦跪科) (包待制云) 着你大儿子偿命,你怎生说我葫芦提? (正旦云) 老婆子怎敢说大人葫芦提。则是我孩儿孝顺,不争杀坏了他,教谁人养活老身? (包待制云) 既是他母亲说大小厮孝顺,又多邻家保举,这是老夫差了,留着大的养活他。张千,着第二的偿命! (正旦唱)
【隔尾】 一壁厢大哥行牵挂着娘肠肚,一壁厢二哥行关连着痛肺腑。要偿命留下孩儿宁可将婆子去。似这般狠毒,又无处告诉,手扳定枷梢叫声儿屈。
(云) 包待制爷爷,好葫芦提也! (包待制云) 又做甚么大惊小怪的。(张千云) 那婆子又说老爷葫芦提,(包待制云) 与我拿过来! (正旦跪科) (包待制云) 兀那婆子,将你第二的小厮偿命,怎生又说爷爷葫芦提? (正旦云) 怎敢说爷爷葫芦提。则是第二的小厮会营运生理,不争着他偿命,谁养活老婆子? (包待制云) 着大的偿命,你说他孝顺。着第二的偿命,你说他会营运生理。却着谁去偿命? (王三自带枷科) (包待制云) 兀那厮,做甚么? (王三云) 大哥又不偿命,二哥又不偿命,眼见的是我了; 不知早做个人情。(包待制云) 也罢。张千,拿那小的出去偿命! (做推转科) (包待制云) 兀那婆子,这第三的小厮偿命,可中么? (正旦云) 是了。可不道三人同行小的苦,他偿命的是! (包待制云) 我不葫芦提么? (正旦云) 爷爷不葫芦提。(包待制云) 噤声! 张千,拿回来,争些着婆子瞒过老夫! 眼前放着个前房后继。这两个小厮必是你亲生的; 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着疼热,所以着他偿命。兀那婆子,说的是呵,我自有个主意。说的不是呵,我不道饶了你哩! (正旦云) 三个都是我的孩儿,着我说些甚么? (包待制云) 你若不实说,张千,与我打着者! (正旦云) 大哥二哥三哥,我说则说,你则休生分了。(包待制云) 这大小厮是你的亲儿么? (正旦唱)
【牧羊关】这孩儿虽不曾亲生养,却须是咱乳哺。(包待制云) 这第二的呢? (正旦唱) 这一个偌大小是老婆子抬举。(包待制云) 兀那小的呢? (正旦打悲科唱) 这一个是我的亲儿,这两个我是他的继母。(包待制云) 兀那婆子近前来,你差了也。前家儿着一个偿命,留着你亲生孩儿养活你,可不好那? (正旦云) 爷爷差了也! (唱) 不争着前家儿偿了命,显得后尧婆忒心毒,我若学嫉妒的桑新妇,不羞见那贤达的鲁义姑!。
(包待制云) 兀那婆子,你还着他三人心服,果是谁打死人来?(正旦唱)
【红芍药】浑身是口怎支吾,恰是个没嘴的葫芦。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鲜血模糊,恰浑似活地狱。三个儿都教死去,你都官官相为倚亲属,更做道国戚皇族。
(做打悲科唱)
【菩萨梁州】大哥罪犯遭诛,二哥死生别路,三哥身归地府; 干闪下我这老业身躯。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着当门户,第三个哥哥休言语,你偿命正合去。常言道: 三人同行小的苦,再不须大叫高呼!
(包待制云) 听了这婆子所言,方信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件事老夫见为母者大贤,为子者至孝。为母者与陶孟同列,为子者与曾闵无二。适间老夫昼寐,梦见一个蝴蝶坠在蛛网中,一个大蝴蝶来救出。次者亦然,后来一小蝴蝶亦坠网中,大蝴蝶虽见,不救飞腾而去。老夫心存恻隐,救这小蝴蝶出离罗网。天使老夫预知先兆之事,救这小的之命。(词云) 恰才我依条犯法分轻重,不想这分外却有别词讼,杀死平人怎干休,莫言罪律难轻纵! 先教长男赴云阳,为言孝顺能供奉; 后教次子去餐刀,又言营远充日用。我着那最小的幼男去当刑,他便欢喜紧将儿发送! 只把前家儿子苦哀矜,倒是自己亲儿不悲痛。似此三从四德可褒封,贞烈贤达宜请俸。忽然省起这事来,天使游魂预惊动: 三个草虫伤蛛丝,何异子母官司向谁控? 三番继母弃亲儿,正应着午时一枕蝴蝶梦。张千,把一干人都下在死囚牢中去。(正旦慌向前扯科唱)
【水仙子】 则见他前推后拥厮揪摔,我与你扳住枷梢高叫屈。眼睁睁有去路无回路, 好教我百般的没是处! 这堝儿便死待何如? 好和弱随将去,死共活拦当住。只得紧紧揝住衣服。
(张千推旦科押三人下) (正旦唱)
【黄钟尾】包龙图往常断事曾着数,今日为官忒慕古。枉教你坐黄堂带虎符,受荣华请俸禄。俺孩儿好冤屈,不睹事下牢狱。割舍了待泼做: 告都堂、诉省部,撅皇城、打怨鼓; 见銮舆便唐突。呆老婆、唱今古,又无人、肯做主,则不如觅死处,眼不见鳏寡孤独,也强如没归着,痛煞煞、哭啼啼、活受苦。(下)
(包待制云) 张千,你近前来,可是恁的。(张千云) 可是中也不中? (包待制云) 贼禽兽,我的言语可是中也不中! (诗云) 我扶立当今圣明主,欲播清风千万古。这些公事断不开,怎坐南衙开封府! (同下)
“孟母教子”二句 见于汉刘向 《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指孟母为教育好幼时的孟子,曾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终于把孟子培养为一代大儒。“陶母教子”二句: 见于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指晋陶侃家贫,客人临门却无以招待。陶母为使儿子不简慢朋友,剪发换取酒菜,碎柱作马料柴草,以此款待客人。“陈母教子”二句: 见关汉卿 《陈母教子》杂剧。写陈母教三子,先后得中状元受到皇帝封赏。萧何律: 《汉书·刑法志》记载,汉高祖丞相萧何为高祖制定了八章刑律,颁布天下。螟蛉: 《诗经 ·小雅 · 小宛》:“螟蛉有子, 蜾蠃负之”。 前者是一种绿色小虫, 后者是一种寄生蜂。 古人误为蜾蠃不产子, 喂养螟蛉为子, 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鲁义姑: 春秋时鲁国贤妇。齐国攻打鲁国时,义姑避难,遭齐兵追赶,危急之中,义姑扔掉儿子而抱着侄子逃走,竟使齐兵为之感动,后遂以为贤德妇女的代称。云阳: 地名,咸阳市西。秦时多在这个地方处决犯人,后来用作刑场代称。曾闵: 即曾参、闵子骞,均为孔门中德行高尚的人。曾参本不会杀人,曾母亦相信无疑。但接二连三的传言竟使曾母也动摇起来。后遂以曾参杀人喻流言诽语,凭空诬陷。闵子骞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见 《论语·先进》)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公案杂剧中重要的一本。由于该剧成功地塑造了封建社会被推崇是“为母者大贤”的楷模——民妇王婆婆的形象,褒扬了中国人民重义尚孝的传统美德,因而历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王婆婆是贯串全剧的中心人物,作者对她倾注了满腔热情,通过人物的言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她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他作为一个继母,带有着一般做母亲的不可能有的多重性格特征。即:既一视同仁地关心每个孩子的生活、学业和前程,又不能有丝毫的亲此疏彼的表现,关键时还要承受重大的牺牲和委曲,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是不容易的。然而,王婆婆却能面对严酷的现实,冷静而理智地从长计议,对三个儿子的命运作了旁人难以置信的处理,赢得人了们的尊重。最初,她叮嘱丈夫要“替孩子寻一个长久立身之计”,但家境贫寒,又无靠山,虽有“望子成龙”之心,仍时刻担心“枉了寒窗受苦辛”。旋即,她惊悉三个儿子为报杀父之仇,打死了身为皇亲的恶霸葛彪,自知人命关天,难以脱逃。“你三人平昔无瑕疵,你三人打死虽然是,你三人倒惹下刑名事”。做母亲的再爱自己的孩子,终究无法使孩子免遭官府的惩办。事到如今,她把各种最坏的结果都想到了——儿子功名告吹,杀人还须偿命,眼睁睁家破人亡的惨境就要降临。所有这些,对于一个连遭横祸、夫死子囚的平民贫妇来说,心灵上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然而王婆婆并未失去理智,她怒斥葛彪“逞凶撒泼干行止”,死得不亏。她不责怪孩子们闯下大祸,认为他们打死葛彪是“不得已为之”,甚至认为“虽道是杀人公事,也落个孝顺名儿”。总之极力克制自己,耐心地做各方面的工作。
爱子之情,人皆有之。王婆婆的母爱,贯穿在第二折的始终。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这种人之常情,特别放在了他三个儿子被拷打和由谁抵命两个关键时刻去体现。
王婆婆由于受到误解,有苦难言,惹怒包拯,孩子们顿时被“拷打得浑身上下怎生觑”。本来心肠之软莫过于妇人,况且她亲眼看着骨肉被打,舔犊之情倍生。这种母爱在母子争当凶手,引起包拯再次拷问,得到了突出表现。【斗虾蟆】 一曲,她淹没在泪光哭声中,为了浑身血污的孩子们,发疯一般地哀告招认,痛陈事出有因,而官府却又雪上加霜,使其倍受磨难; 直到呼吸维艰,欲哭无声,“愁肠似火,雨泪如珠”。厅堂杖打儿子,对她无异于残酷的精神折磨。她的痛不欲生,让人看到了一个视子如命,爱子胜于爱自己的慈母。
围绕着谁是凶手这一性命攸关的问题,作者在矛盾冲突最尖锐的波峰浪谷,把她的母爱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葛彪既死,杀人偿命; 虽有三子,但舍弃任何一个,对于她都是一种痛苦的选择。骨肉生死危在旦夕的时候,她竟不顾一切地直呼包待制“好葫芦提也”! 以孝顺之名保全了大儿,以会营运生理为故庇护了二儿。第七曲实在是她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一壁厢大哥行牵挂着娘肠肚,一壁厢二哥行关连着痛肺腑。要偿命留下孩儿宁可将婆子去”。写出了她由看看这个,望望那个,骨肉俱亲,难舍其一的拳拳之怀,到以命相替,换子不死的崇高母爱。这种爱的步步升级,直至无以复加,也只有为人之母在如此境地下才能达到的。但也独独就在这里,她却只字未提小儿,更不冒险呼喊,甚至毫不犹豫地送其问斩,没有一点慈悲,恻隐,为什么突然心如铁石? 这就使读者的感情急剧变化,由极高处又陡然降到了最低点,把对她的崇敬爱慕突转为怀疑猜忌; 前七支曲词树立起来的慈母形象也顿受影响。这种以己之命代替前两子赴死不成,又以第三子替换的骤然反常的行为,使整折戏再起波澜,在观众的审美心理上造成了极强的悬念: 一时难以理解如此慈善的母亲何以又那样冷酷无情?表面上这似乎归罪于她的一时糊涂、自私、偏心,实际却是为后面的袒露真情层层铺垫,暗含了多少难以启口的隐私和曲衷,不知不觉地展示母亲的至善至美。这样就以王婆婆的母爱和强烈的情感反差震撼着人心。
然而,就在读者的感情猛跌入低谷时,作者又突然把王婆婆的形象推到了顶峰。【牧羊关】 曲中她异常凄切地招认: “这一个是我的亲儿,这两个我是他的继母。”这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的情况,使王婆婆身上刚才的阴影顿时被一束强光取代,让无数根心弦为之再度震颤。一个爱子胜于爱己的母亲,竟然为保存他人之子而舍弃了自己的儿子,这需要怎样的情操与胸怀! 她是这样想的: “我若学嫉妒的桑新妇,不羞见那贤达的鲁义姑”。这近乎失去人性的爱,却实际又是人性的最高升华,是她内心纷繁复杂的矛盾残酷斗争的结果。过去无子而盼子,用别人孩子给自己安慰,今日有了亲生就献出去,愧对故旧,自感内疚; 十指俱痛,怎肯心存偏邪,落个“显得后尧婆忒心毒”之名; 恨三子为何有生有抱,小儿子为何是自己亲生; 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今朝餐刀,肝肠寸断。养子与亲子,良心和道义,就这样在她的胸中翻腾冲撞,殊死搏斗,竟使一个暮年得子的普通老妪做出如此非同一般的壮举,把一个既有常人之爱又高于常人之爱,源于而又超于传统女姓美德的美好绝伦的灵魂活脱脱地展现出来,打破了历代人对于后娘形象的非难,污蔑,诋毁。铁石之人,读此亦当扼腕下泪!
此后,作者用 〔红芍药〕等四曲,让她的人性美向纵深开拓: 抱怨指责官官相护,在孩儿们入牢时死死拽住枷梢,由报屈发展到斥骂,准备层层上告,以死抗争,把她的思想性格一直延伸到了反抗性的高度。
这种利用戏曲形式,采取低起高落,骤升骤降的笔法塑造人物、树立起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继母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需要补充的是,王婆婆同时又被赋予了一种潜在的民族反抗性意识; 戏中反映的生活场景,不过是当时残酷的阶级压迫和严酷的黑暗统治的缩影。短短一折戏里,作者以包拯对王婆婆的步步审问推动剧情的发展,用上二支曲子的抒情独唱刻画王婆婆千回百转的内心世界,显得结构严谨,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