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
裴尚书的儿子裴少俊,骑马出行,和李总管的女儿李千金在后花园墙头相望,一见钟情。他们经过传递书简,花园约会,感情日深。千金毅然随少俊私逃,藏匿在裴府后花园的书房里,并生下一男一女。七年后,裴尚书发现千金,大施淫威,怒斥她为下流娼妓,并赶她出门。之后,少俊状元及第,任洛阳县尹,求千金重返裴家,裴尚书也来相劝。千金将尚书奚落一番,最后她看到一双儿女泪痕满面,以死相求,便勉强认亲团圆。
(裴尚书上,云) 自从少俊去洛阳买花栽子回来,今经七年。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里。且喜少俊颇有大志,每日在后花园中看书,直等功名成就,方才取妻。今日是清明节令,老夫待亲自上坟去,奈畏风寒,教夫人和少俊替祭租去咱。(下)(裴舍引院公上,云) 自离洛阳,同小姐到长安七年也。得了一双儿女。小厮儿叫做端端,女儿唤做重阳; 端端六岁,重阳四岁,只在后花园中隐藏,不曾参见父母。皆是院公伏侍,宅下人共知道。今日清明节令。父亲畏风寒,我与母亲郊外坟茔中祭奠去。院公在意照顾,怕老相公撞见。(院公云) 哥哥,一岁使长百岁奴。这宅中谁敢提起个李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赵盾便有灾难, 老汉就是灵辄扶轮; 王伯当与李密叠尸。 为人须为彻。休道老相公不来,便来呵,老汉凭四方口,调三寸舌,也说将回去。我这是蒯文李左车。哥哥,你放心,倚着我呵,万丈水不教泄漏了一点儿。(裴舍云) 若无疏失,回家多多赏你。(下) (正旦引端端重阳上,云) 自从跟了舍人来此呵,早又七年光景,得了一双儿女。过日月好疾也呵! (唱)
【双调新水令】 数年一枕梦庄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关山途路远,鱼雁信音绝。为甚感叹咨嗟,甚日得离书舍?
【驻马听】 凭男子豪杰,平步上万里龙庭双凤阙; 妻儿真烈,合该得五花官诰七香车。也强如带满头花。向午门左右把状元接; 也强如挂施地红,两头来往交媒谢。今日个改换别,成就了一天锦绣佳风月。
(云) 我掩上这门,看有甚人来此。(院公持扫帚上,云) 哥哥祭奠去了,嫂嫂跟前回复去咱。(见科,去) 嫂嫂,舍人祭奠去了。院公特地说与嫂嫂得知。(正旦云) 院公可要在意者,则怕老相公撞将来。(院公云) 老汉有句话敢说么。今日清明节,有甚节令酒果,把些与老汉吃饱了,只在门首坐着,看有甚的人来。(旦与酒肉吃科,院公云) 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今日休教出来,只教书房中耍,则怕老相公撞见。(正旦唱)
【乔牌儿】 当拦的便去拦,我把你个院公谢。想昨日被棘针都把衣袂扯,将孩儿指尖都挝破也。
(端端云) 奶奶,我接爹爹去来。(正旦云) 还未来哩! (唱)
【幺篇】 便将毬棒儿撇,不把胆瓶藉。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
(院公云) 我门口去吃一瓶酒,一分节食,觉一阵昏沉。倚着湖山睡些儿咱! (端端打科) (院公云) 杀人也小爷爷! 你耍到房里耍去。(又睡科,重阳打科) (院公云) 小奶奶,女孩家这般劣! (又睡科,二人齐打介) (院公云) 我告你去也,快书房里去! (裴尚书引张千上,云) 夫人与少俊祭奠去了,老夫心中闷倦,后花园走一遭去,看孩儿做下的功课咱。(见院公云) 这老子睡着了。(做打科,院公做醒,着扫帚打科,云) 打你娘。那小厮…… (做见慌科,尚书云) 这两个小的是谁家? (端端云) 是裴家。(尚书云) 是那个裴家? (重阳云) 是裴尚书家。(院公云) 谁道不是裴尚书家花园。小弟子还不去? (重阳云)告我爹爹妳说去。(院公云) 你两个采了花木,还道告你爹爹妳妳去? 跳起你公公来也,打你娘! (两个走科,院公云) 你两个不投前面走,便往后头去? (二人见旦科,云) 我两人接爹爹去,见一老爹,问是谁家的。(正旦云) 孩儿也,我教你休出去,兀的怎了! (尚书做意科,云) 这两个小的不是寻常之家。这老子其中有诈,我且到堂上看来。(正旦唱)
【豆叶儿】接不着你哥哥,正撞见你爷爷。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相公把拄掂详,院公把扫帚支吾,孩儿把衣袂掀者。
(尚书云) 咱房里去来。(到书房。正旦掩门科) (尚书云) 更有谁家个妇人? (院公云) 这妇人折了俺花,在这房内藏来。(正旦唱)
【挂玉钩】 小业种把拢门掩上些,道不的跳天撅地十分劣。被老相公亲向园中撞见者, 諕的我死临侵地难分说。 (尚书云) 拿的芙蓉亭上来。(正旦唱) 氲氲的脸上羞,扑扑的心头怯; 喘似雷轰,烈似风车。
(院公云) 这妇人折了两朵儿花,怕相公见,躲在这里。合当饶过教家去。(正旦云) 相公是可怜见,妾身是少俊的妻室。(尚书云) 谁是媒人,下了多少钱财? 谁主婚来? (旦做低头科)(尚书云) 这两个小的是谁家? (院公云) 相公不合烦恼合欢喜。这的是不曾使一分财礼,得这等花枝般媳妇儿,一双好儿女。合做一个大筵席,老汉买羊去,大嫂请回书房里去者。(尚书怒科,云) 这妇人决是娼优酒肆之家! (正旦云) 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尚书云) 噤声! 妇人家共人淫奔,私情来往,这罪过逢赦不赦。送与官司问去,打下你下半截来。(正旦唱)
【沽美酒】 本是好人家女艳冶,便待要兴词讼,发文牒,送到官司遭痛决。人心非铁,逢赦不该赦?
【太平令】 随汉走怎说三贞九烈,勘奸情八棒十挟。谁识他歌台舞榭,甚的是茶房酒舍。相公便把贱妾、栲折、下截,并不是风尘烟月。
(尚书云) 则打这老汉,他知情。(张千云) 这个老子,从来会勾大引小。(院公云) 相公,七年前舍人哥哥买花栽子时,都是这厮搬大引小,着舍人刁将来的。(张千云) 老子攀下我来也。(尚书云) 是了,敢这厮也知情? (正旦唱)
【川拨棹】 赛灵辄,蒯文通,李左车; 都不似季布喉舌,王伯当尸叠 更做道向人处无过背说,是和非须辩别。
(尚书云) 唤的夫人和少俊来者。(夫人裴舍上,见科) (尚书云) 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夫人云) 老相公,我可怎生知道? (尚书云) 这的是你后园中七年做下功课。我送到官司,依律施行者。(裴舍云) 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情愿写与休书便了。告父亲宽恕。(正旦唱)
【七弟兄】是那些、 劣敞、 痛伤嗟, 也时乖运蹇遭磨灭, 冰清玉洁肯随邪。怎生的拆开我连理同心结!
(尚书云) 我便是八烈周公,俺夫人似三移孟母。都因为你个淫妇,枉坏了我少俊前程,辱没了我裴家上祖。兀那妇人你听者!你既为官宦人家,如何与人私奔。昔日无盐采桑于村野,齐王车过见了,欲纳为后。同车。而无盐曰: 不可,禀知父母,方可成婚; 不见父母,即是私奔。呸! 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个男游九郡,女嫁三夫。(正旦云) 我则是裴少俊一个。(尚书怒云)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还不归家去! (正旦云) 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尚书云) 夫人,将你头上玉簪来。你若天赐的姻缘,问天买卦,将玉簪向石上磨做了针儿一般细。不折了,便是天赐姻缘; 若折了,便归家去也。(正旦唱)
【梅花酒】 他毒狠切,丈夫又软揣些些,相公又恶噷噷垂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台上立个碑碣。待叫我慢敞撇,愁万缕, 闷千叠; 心似醉, 意如呆; 眼似瞎, 手如瘸; 轻牛掇,慢拿捻。
【收江南】呀! 咭叮当掂做了两三截。有鸾胶难续玉簪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尚书云) 可知道玉簪折了也,你还不肯归家去? 再取一个银壶瓶来,将着游丝儿系住,到金井内汲水。不断了,便是夫妻; 瓶坠簪折,便归家去。(正旦云) 可怎了也。(唱)
【雁儿落】似陷人坑千丈穴,胜滚浪千堆雪。恰九石头上损玉簪,又教我水底捞明月。
【得胜令】 冰弦断,便情绝; 银瓶坠,永离别。把几口儿分两处。(尚书云) 随你再嫁别人去。(正旦唱) 谁更待双轮碾四辙。恋酒色淫邪,那犯七出的应拼舍; 享富贵豪奢,这守三从的谁似妾。
(尚书云) 既然簪折瓶坠,是天着你夫妻分离。着这贼丑生与你一纸休书,便着你归家去。少俊,你只今日便与我收拾琴剑书箱,上朝求官应举去。将这一儿一女收留在我家。张千,便与我赶离了门者! (下) (裴舍与旦休书科) (正旦云) 少俊! 端端!重阳! 则被你痛杀我也! (唱)
【沉醉东风】梦惊破情缘万结,路迢遥烟水千叠。常言道有亲娘有后爷,无亲娘无疼热。他要送我到官司,逞尽豪杰。多谢你把一双幼女痴儿好觑者,我待信拖拖去也。
(云) 端端、重阳儿也! 你晓事些儿个,我也不能够见你了也!(唱)
【甜水令】 端端重阳,他须是你裴家枝叶。孩儿也! 啼哭的似痴呆,这须是我子母情肠厮牵厮惹,兀的不痛杀人也。
【折桂令】 果然道人生最苦是离别。方信道花发风筛,月满云遮。谁更敢倒凤颠鸾,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拆开咱柳阴中莺燕蜂蝶。儿也咨嗟,女又拦截。既瓶坠簪折,咱义断恩绝。
(张千云) 娘子,你去了罢! 老相公便着我回话哩。(正旦云)少俊,你也须送我归家去来。(唱)
【鸳鸯煞】 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唱道题柱胸襟,当垆的志节。也是前世前缘,今生今业。少俊呵,与你干驾了会香车,把这个没气性的文君送了也!(下)
(裴舍云) 父亲,你好下的也。一时间将俺夫妻子父分离,怎生是好? 张千,与我收拾琴剑书箱,我就上朝取应去。一面瞒着父亲,悄悄送小姐回到家中,料也不妨。(诗云) 正是石上磨玉簪,欲成中央折; 井底引银瓶,欲上丝绳绝。两者可奈何,似我今朝别; 果若有天缘,终当做瓜葛。(下)
“如同便有灾难”二句: 晋灵公欲杀赵盾,武士灵辄,因盾有救命之恩,便掩护着他逃跑脱险。后来民间敷衍为灵辄助赵盾推车逃走的故事,故此处称灵辄扶轮。“王伯当”句: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降唐后又叛离,被李世民杀死。李密部将王伯当,始终忠诚不二。据传说密死于山涧,伯当誓不投唐,也跳涧自杀,两尸相叠,故有“叠尸”之说。(见 《四马投唐》杂剧)蒯文通、李左车: 秦汉之际的谋士,善于舌辩。梦庄蝶: 用 《庄子·齐物论》 中所说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五花官诰: 古代帝王对命妇的封赠。官诰,封赠所颁发的诏令。官诰皆用五色金花绫纸书写故称五花。你哥哥:即你父亲。宋元时,也有母亲对儿子称其父为哥哥的。三贞九烈: 古代常以三、九泛指多数,极言妇女的贞节。八棒十挟: 指多次刑审。季布: 楚汉时人,为人很讲信用。孟母: 孟轲的母亲,孟轲幼时家居坟地附近,常模仿抬埋棺木; 孟母便移居市集附近,轲又学做商贾; 孟母迁居学府附近,轲方学习礼让。见刘向 《列女传》。无盐: 战国时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
筑坟台: 古代传说赵贞女贤惠孝顺,翁姑死后,无钱殓葬,便用罗裙包土,修筑坟台。鸾胶: 据说鸾鸟的喙熬成的胶,用来粘续弓弦,永不折断。人们往往用以比喻续婚。题柱胸襟: 古代传说司马相如经升仙桥,曾题字于桥柱:“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此喻指裴少俊的远大胸怀。当垆的志节:古代传说卓文君随嫁司马相如后,当垆沽酒。此指李千金自比文君的志气。
“石上磨玉簪”四句: 引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
在元代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中,《墙头马上》别具一格。它不是以缠绵悱恻见长,而是体现出一种昂扬的反抗精神,使人倾倒,催人振奋。
在封建社会里,门阀制度相当严重。统治阶级以及富贾名门都把结婚作为一种筹码,以此来联络感情,光耀门庭,巩固和加强自己既得利益。青年男女根本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墙头马上》充分地揭露了这种封建传统观念的罪恶,同时,作者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于反封建礼教的妇女形象。李千金是名门闺秀,出场时年方十八,“尤善女工,深通文墨,量志过人,容颜出众”。她虽久居深闺,与世隔绝,但大墙高宅可以缚住她的身体,挡住她的视线,却怎么也压抑不住她欲欲萌动的春心。她埋怨父母不体谅女儿意,“流落的男游别郡,耽搁的女怨深闺”蹉跎了岁月,弄得人憔悴。她敢于无媒自聘,弃家私奔。在沉重的封建礼教压力下,她不低头,不退让,据理力争,无情反击。这种大胆蔑视传统礼法纲纪,为自由幸福一往无前的叛逆精神,在当时确实是光彩照人的。作者大胆地否定了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封建婚姻,肯定了自由结合的合理性,这在封建礼教禁锢的时代,是一种难得的离经叛道思想,闪烁着民主主义的火花。
第三折是一出重场戏,是矛盾冲突的高潮。经过前两折的铺垫和交待,以裴行俭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终于向李千金穷凶极恶地反扑过来。李千金隐居裴家七年,已有儿女双双在身边,却只能明藏暗躲。幽居如同监禁,李千金何尝不承受着压抑和忧闷,但是她的痛苦让位于对爱情的忠贞,只要夫妻和谐,虽无名分,也心甘情愿。同时她对自己的处境和前途是有所预料和准备的。裴行俭这个封建老正统,平日里忙于公务,很少回家,正值清明归家祭祖,才有在花庭游闲的机会。当他陶醉在对儿子潜心苦读的赞赏之中时,突然间意外地发现了儿子的私情隐秘,大发雷霆,所以双方交锋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
整个交锋的过程,由六个回合构成。第一个回合,心中闷倦的裴行俭,散步后花园观儿子学业,见到和院公戏耍的两小儿,问是谁家的,天真的小孩说出了是“裴尚书家的”。尽管院公极力掩饰,还是泄露了机关。裴行径向书房,发现李千金,便喝令:“拿的芙蓉亭上来。”此时,处于应急状态下的李千金,一时极度紧张,加上女性本能的羞涩,难免慌乱失神。平日里她渴望着亮明自己的身份,过正常人的生活,同时她又害怕这个时刻的到来,因为封建时代的女子,有多少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不过李千金很快平静下来,大胆亮相,“妾身是少俊妻室”。裴行俭怒不可遏,劈头盖脸,连连质问:“谁是媒人? 下了多少钱财? 谁主婚来?”媒灼之言,父母之命,是封建时代的姻婚准则,而这正是李千金所不具备的。在裴行俭看来,这样违背伦理,大逆不道,岂能容忍。李千金在强大的攻势面前,低头不语,等待事态发展。裴行俭置活生生的骨肉、儿媳于不顾,初步显示出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可憎的面目。
第二个回合: 怒中的裴行俭以封建礼教的光圈扫描着李千金,终于得出了李千金“决是娼优酒肆之家”的结论。在他看来一般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人家,是不会有李千金这样的女子的。李千金当即给予反击“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恰到好处的将裴行俭一军。裴行俭欲重新打开缺口,以“淫奔”“私情”的不赦之罪,要送官究办,重重惩罚。这无疑是对李千金构成严重的威胁。李千金极力剖白自己,语言颇有分寸,“谁识他歌台舞榭,甚的茶房酒舍; 相公便把贱妾栲打下截,并不是风尘烟月”。她还希望“人心非铁,逢赦不该赦?”此时,她头脑冷静,颇讲策略,虽处于守势,但存着打动裴行俭的一线希望,要和封建势力力争“名分”。
第三个回合: 裴行俭以为李千金软弱可欺,气焰更盛,一会儿责怪夫人、书童、院公,一会儿要严办少俊,而最终还是加罪李千金,“坏了少俊前程、辱了裴家祖上”。软弱的裴少俊难以抵挡封建的刑律和父亲的家法,“情愿写休书便了”。此情此景、怎不叫李千金“痛伤嗟”,结发夫妻,七年恩爱,一双小儿,骨肉情深,“怎生的拆开我连理同心结!”李千金在呐喊,在控诉,呼出了封建时代千百万个妇女的心声。在那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知有多少个“连理同心结”被拆散,多少个妇女遭遗弃啊!
第四个回合: 裴行俭暗施奸计,以道貌岸然的态度,为休掉李千金找根据。他斥责李千金“败坏风俗”,造成了“男游九郡,女嫁三夫”。李千金反唇机讥,“我则是裴少俊一个”。裴行俭又以“贞洁”、“应聘”等封建礼仪为令箭,“你还不归家去!”对李千金下了最后通谍。李千金灵机一动,说道:“这姻缘也是天赐的”。不但肯定婚姻的合理性与正义性,而且取得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效果。充分显示出李千金泼辣、刚毅的性格,以及具有谋略的智慧力量。至此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第五个回合:“井底引银瓶”与“石上磨玉簪”是老奸巨猾的裴尚书所施的刁技,妄图借此难倒李千金,让她收回“天赐姻缘”的说法。裴行俭的手段可算毒辣至极。李千金则异常清醒,这一切“似陷人坑千丈穴、胜滚浪千堆雪”。可是当她发现“丈夫又软揣些些”,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而裴行俭更“毒肠狠切”“恶噷噷乖劣”。此时,她便不管引瓶磨簪似“水底捞月”,也明知其不可为,但她勇敢地站出来,偏要试一试向横飞而来的悲剧命运挑战。这是白朴为自己理想化了的主人公所设计的传神之笔。表明李千金不怀疑自己追求天意之合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即使以“瓶沉簪折”而告终,而她性格中刚烈坚毅的一面,则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六个回合: 裴行俭占了上风之后,便使出全身的解数逼迫儿子写休书,裴少俊难违父命,李千金心情矛盾复杂,痛楚万分。她原想生同衾,死同穴,现在却各自东西,更难忍丈夫软弱,屈从父命,小女儿被逼着离开生身母亲,怎不教人肝肠痛断。不过,李千金并没有被这骤然而降的打击压跨,她以文君自喻“把这个没气性的文君送了也!”语含反义,表明李千金不愧是个有骨气的刚烈女子,同时也为事件的发展埋下伏线。李千金虽然暂时失败了,可她并不甘心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始终保持着志节不可辱的情操。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场戏,把他笔下的主人公放到矛盾冲突的峰尖上,主人公自己的言论行动,刻画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内在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
这折戏的情节合乎逻辑发展,故事起伏跌宕,矛盾张弛有序。剧情始终沿着单线推进,围绕着裴尚书和李千金的矛盾铺开。交锋的六个回合,密切衔接,步步紧逼,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这既展示出人物性格变化的层次,又为演员的舞台表演创造广阔天地,观众自然而然跟随着女主人公的情绪波动,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