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鉴赏辞典·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一折

《西厢记》鉴赏辞典·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一折

〔末上,云〕害杀小生也。自那夜听琴之后,再不能勾见俺那小姐。我着长老说将去,道张生好生病重,却怎生不见人来看我?却思量上来,我睡些儿咱。[红上,云]奉小姐言语,着我看张生,须索走一遭。我想咱每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

【仙吕·点绛唇】相国行祠,寄居萧寺。因丧事,幼女孤儿,将欲从军死。

【混江龙】谢张生伸志,一封书到便兴师。显得文章有用,足见天地无私。若不是剪草除根半万贼,险些儿灭门绝户了俺一家儿。莺莺君瑞,许配雄雌;夫人失信,推托别词;将婚姻打灭,以兄妹为之。如今都废却成亲事,一个价糊涂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揾湿了脸上胭脂。

【油葫芦】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天下乐】方信道才子佳人信有之,红娘看时,有些乖性儿,则怕有情人不遂心也似此。他害的有些抹媚,我遭着没三思,一纳头安排着憔悴死。


却早来到书院里,我把唾津儿润破窗纸,看他在书房里做甚么。

【村里迓鼓】我将这纸窗儿润破,悄声儿窥视。多管是和衣儿睡起,罗衫上前襟褶祬。孤眠况味,凄凉情绪,无人伏侍。觑了他涩滞气色,听了他微弱声息,看了他黄瘦脸儿。张生呵,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

【元和令】金钗敲门扇儿。[末云]是谁?[红唱]我是个散相思的五瘟使。俺小姐想着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尔。[末云]既然小娘子来,小姐必有言语。[红唱]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末云]小姐既有见怜之心,小生有一简,敢烦小娘子达知肺腑咱。[红云]只恐他番了面皮。

【上马娇】他若是见了这诗,看了这词,他敢颠倒费神思。他拽扎起面皮来:“查得谁的言语你将来,这妮子怎敢胡行事!”他可敢嗤、嗤的扯做了纸条儿。


[末云]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红唱]

【胜葫芦】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资?

【幺篇】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则说道:“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恁的呵颠倒有个寻思。


〔末云〕依着姐姐,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 〔红云〕兀的不是也,你写来,咱与你将去。〔末写科〕〔红云〕写得好呵,读与我听咱。〔末读云〕珙百拜奉书芳卿可人妆次: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孰料夫人以恩成怨,变易前姻,岂得不为失信乎?使小生目视东墙,恨不得腋翅于妆台左右,患成思渴,垂命有日。因红娘至,聊奉数字,以表寸心。万一有见怜之意,书以掷下,庶几尚可保养。造次不谨,伏乞情恕!后成五言诗一首,就书录呈:“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芳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红唱〕

【后庭花】我则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勾思。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忒聪明,忒敬思,忒风流,忒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

【青歌儿】颠倒写鸳鸯两字,方信道“在心为志”。〔末云〕姐姐将去,是必在意者!〔红唱〕看喜怒其间觑个意儿。放心波学士!我愿为之,并不推辞,自有言词。则说道:“昨夜弹琴的那人儿,教传示。”


这简帖儿我与你将去,先生当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者!

【寄生草】你将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藕丝儿缚定鹍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休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末云〕姐姐在意者!〔红云〕放心,放心!

【煞尾】沈约病多般,宋玉愁无二,清减了相思样子。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有美玉于斯”,我须教有发落归着这张纸。凭着我舌尖儿上说词,更和这简帖儿里心事,管教那人儿来探你一遭儿。〔下〕


〔末云〕小娘子将简帖儿去了,不是小生说口,则是一道会亲的符箓。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且将宋玉风流策,寄与蒲东窈窕娘。”[下]

金圣叹曾说:“此篇不过走覆张生,而张生苦央代递一书耳。题之枯淡窘缩,无逾于此。”可见本折所要敷演的故事,确乎不容易出戏;稍一粗疏,就会令人感到索然寡味而成为败兴之作。但是,被明末清初大戏曲家李玉尊称为“灏瀚天才”“骚坛飞将”的王实甫(见李玉《南音三籁序言》),却自有回天之术,经过一番意匠经营,竟将这“枯淡窘缩”之题,铺排出这“纚纚然”一折动人的、称之为“前候”的戏剧。

其成功的奥妙何在?至少有三:

一、同中有异,别开生面。张生刚上场时,也跟莺莺一样,都表述“自那夜听琴之后”,一发沉溺于爱河之中。这就跟前一场“琴心”之戏紧相衔接,正符合戏剧艺术紧凑集中的审美规律;于此进而显示了崔、张二人相知相恋、同音感应的热切心情。——这就为他们的真挚爱情增添了感人色彩,并反照出封建礼制摧残人性之可厌可恨,折射出封建理性势必被新一代的情致所背弃的必然性。但同时,张生又跟莺莺不一样,因其系贫寒书生寄居于他人门下,所以不象莺莺那样积极主动地想法托人去探看与传信,而是寂寞消沉地昏昏然且“睡些儿咱”,不仅跟莺莺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照,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而且,借张生这个书呆子、“志诚种”的迂谨憨朴,为活泼、风趣的俏红娘即将上场并串演出神采飞扬的热闹戏,预作了反铺垫,从而,产生了引人入胜的喜剧效果。

二、红娘主唱,声情夺纸。剧作家根据生活的发展轨迹,缘于人物的性格逻辑,在崔、张二人婚恋可望却不可即的特定处境中,着意安排“撮合山”小红娘这个“旁观者”来主唱这折戏,通过她一系列内蕴丰满、绘声传情的美妙唱词,一石三鸟地映照出张生、莺莺和红娘在特殊矛盾中的各自风貌和独特个性,是令人颔首激赏的。

红娘的演唱被编排得层次井然、机杼自转,声情夺纸,气势喜人。

她首先在上场白和[点绛唇]曲词中,表述张生请兵解危的大恩大德,谴责夫人“失信”赖婚的严重后果,从人们的社会道义出发,引导共同的心理趋向,渲染出悲慨激越的艺术氛围。继而在[油葫芦]曲词中,通过对偶和排比等的精巧句式,绘声绘形、神情逼肖地描摹了崔、张这对恋人被迫“害相思”的苦况,并显示出自己对他们的真挚同情,进而激发了观众在意绪上的共鸣。

王实甫懂得,戏剧的艺术魅力还在于要适时地给观众调剂新的审美愉悦和美感情趣。于是,红娘的第三曲[天下乐],就唱出了她对崔、张二人的善意嘲谑:这才相信啊,才子佳人害相思的事儿确实存在。照我看来,(他们,一个)脾气有些古怪,只怕是有情人不能如愿地结成美眷都是这样(痛苦难捱);(另一个呢,)他害相思时有些糊涂失智(或:有些装腔作势)。(我可不象这些酸溜溜的才子佳人,)要是我遇着这号事啊,根本就用不着费神思。不象他俩那样地低头叹气、白白地等死!——好一副泼辣爽利的神采,好一张伶牙俐齿的快嘴;不难想见红娘这时在舞台上顾盼生辉的喜人风姿。于此,既揶揄了崔、张所受的封建教养、所染的贵族习气;又深化了红娘的喜剧性格——乐观、开朗,富有进取精神;并活跃了舞台气氛,自然引逗得观众发出阵阵笑声、暴出阵阵掌声。

接下来,〔村里迓鼓〕一曲,由红娘润破窗纸向里偷看张生的情状,进一步将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和观感反应等等,有机地组合成富有美感的舞台造型。人们于此既直观到小红娘天真淘气而又温柔可亲的身态,又透视出张生孤眠凄凉、恹恹黄瘦的姿容,并不知不觉地被舞台的浓郁气氛所包裹而产生相应的悲悯情绪,使戏剧获得了最佳效果。

正当观众为张生一叹悲悯之气时,旋接红娘的一曲〔元和令〕却又唱出了令人发笑的喜谑之词:“我是个散相思的五瘟使!”——不说来排解二人之苦,反倒说自己是给他俩传布相思病的瘟神!短短一句,就轻松自如地给人以幽默和风趣。

在不无夸张地描述了莺莺的苦恋情态后,张生请红娘传简递信,她却一反以往的果敢气概而有所迟疑,这不仅使剧情为之一跌,触发了张生赠金不成反遭嘲讽的喜剧新冲突,而且,还展示了她灵慧机敏的知人之明,并昭示了她知难而进、苦己利人、高尚纯朴的美好品性,同时,又为后面“闹简”之戏埋伏了底线。

〔胜葫芦〕和〔幺篇〕之曲,为红娘传神写照。鲜灵活现,声色俱丽;字字熠耀,句句喷香。不仅为千万个身处低贱却人格高尚的婢仆们一舒正气,而且令千万个须眉丈夫也肃然起敬。《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曾妄作评说:“小红(红娘)骨贱一身轻。”那是从她那堂姐——封建淑女薛宝钗身上感染过来的贵族偏见,远不如评论家金圣叹于此的品藻公允剀切:“世间有斤两可计算者,银钱;世间无斤两可计算者,情义也。如张生、莺莺,男贪女爱,此真何与红娘之事?而红娘便慨然将千金一担,两肩独挑,细思此情此义,真非秤之可得称,斗之可得量也!”后世有些说唱艺人,为迎合庸俗市民的口味,于此改编的唱词是:

〔红白〕相公……,你叫我传书寄简,图你些什么东西? 〔生唱〕多多送你好些衣裳……。〔红白〕我家姑娘,与我三箱五箱,爱穿不穿。〔生唱〕要戴钗环有何妨?……〔红白〕我是侍妾丫环,要那首饰,那里去戴? 〔生白〕你若是爱上学生,我也愿送。〔红白〕呀啐,要你那穷酸何用? 〔生白〕你却要些什么东西? [红白]我要你双膝跪在地下,亲亲热热的叫我一声娘行!……后来,张生果然“叫娘行!”“叫娘行!”(《西厢记说唱集·北跌落金钱》——据清代道光间钞本《京都小曲钞》)——孰优孰劣,观众和读者已一目了然。其实,这些续貂者的卑贱之作,正好反衬了《西厢记》高雅优美的美学风范。

在红娘豪侠爽朗气概的感召下,张生可怜巴巴地“依着姐姐”的指挥而行事;在红娘精灵机敏的导演下,张生不仅写了情书,而且还把不该外传的情书一字不漏地读给了红娘听。王实甫以传神文笔,轻松自然地勾勒出张生那憨朴得近乎痴呆、又诚挚得惹人喜爱的真实形状,又一次引逗得观众笑逐颜开。

张生的情书虽未免刻板迂谨,未能活泼聪颖地挥洒才情而独抒性灵。王实甫代张生写的一首五言诗,却情意绵绵,动人心弦。请看:

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

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

此情不可违,芳誉何须奉?

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前四句动之以情,启发莺莺回味二人的相爱相恋,脉脉含情;后四句则晓之以理,告诉莺莺,为了不违拗二人的恋情,不要顾及什么“芳誉”,莫辜负月下的欢会,请珍惜花下的吟情。正是张生的这首诗简,给莺莺以巨大的推动力,使她受到极大鼓舞,因此,她一面“假”装训斥红娘:“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看惯这等东西?……”,一面却“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看着看着,“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正是这首诗简,拨动了莺莺的心弦,将一颗热恋着的少女的跳动的心,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张生的这首诗,引发出了莺莺在下折戏文中所写下的那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西厢诗》。

于谦恭之态可亲,对于张生的情简,性气刚傲的小红娘由衷地予以赞赏,同时又捎带着戏谑了一两句,随即恳切地宽慰道:“我愿为之,并不推辞,自有言词。”——可见王实甫笔下剧情和曲词的铺排,始终紧紧依循着人物性格和矛盾关系而有机转进,在层层转进中,舞台形象益发鲜灵活现,引人瞩目。

需要说明的是,[寄生草]曲词,表述了红娘对张生珍重功名前程的嘱咐。表面看来,是她处于封建时代的仕宦之家,未免受传统观念熏染的思想反映;实际上,就其本质而言,王实甫流光溢彩地描塑的红娘形象,却是为同情崔张相知相爱、自主结合的真挚爱情而勇敢地悖逆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新人典型。作为一个每每尖辣而风趣地借儒家之礼来揭露和训斥儒家之徒的劳动人民,在眼看着张生陷于相思不能自拔、“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的特殊情境中,她于积极奔忙设法促成崔、张婚恋美事的同时,亦对张生作出些自尊自重的善言规劝,用常人的常情和常理启发张生开阔思路。这恰是红娘那她温善纯朴的美好心灵的显现,也是作家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示人物性格的成功之笔。从而,使作品的生活气息更浓郁。

三、前后反照,跳脱有致。有了红娘的热忱许诺,书生气十足的张生立即转忧为喜,对自己撰写的情书满怀着成功在即的信心和喜悦。这就跟他刚上场时的愁眉苦脸,形成鲜明的反照效果;同时,跟他随后“跪下揪住”红娘哀求帮助的酸楚场景,又是一个强烈的戏剧反照。一个又一个跌宕反照的喜剧艺术情节,势必逗引得观众一阵又一阵开怀嘻笑。可见《西厢记》的又一特色是:戏文前映后照,反差新奇,却又切合生活的脉理;剧情跳脱变异,令人难以预料,却都富于生活谐趣。使观众在这起伏回环、机趣横生的喜剧演进中,既领略到舞台的艺术美,又品尝到人生的酸与甜,从而在艺术的享受中得到哲理的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