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又名《期行》)

【题 解】

《陈太丘与友期》一则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就“守时”、“讲礼”侃侃而谈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古代又一位聪颖少年的形象,也从他的身上侧面反映了他的父亲陈太丘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优良作风对孩子有“身教”之作用。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孩子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对父子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要有时间观念。

全文只有百来字,直接写陈太丘的仅几句,而对元方和友人的描写却占去大部分篇幅。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反衬出陈太丘操守方正的性格特点。儿子的言行折射出父亲平时的行为,读者不难联想到是父亲凡事谨严、重信誉、守时间的作风使儿子受到教育和熏陶。这种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方法叫作烘云托月,值得我们借鉴。

文中的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陈纪却“入门不顾”。

这则短文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也是相当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