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

【题 解】

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84)。当时作者30岁,还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而文章却已名满天下了。这时他正在临川讲学、游赏、凭吊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临川郡的州学教授王盛君因仰慕他的名望,特地请他为墨池作“记”。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篇短文的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虽然是为墨池作记,但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作者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是因为文章的读者主要是临川州学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又是加强道德文化修养,而教授请他作记的目的也在于此,所以文章始终环绕勉学这根主轴,写得生动、灵活、简洁、明快,深得散文形散神聚的妙旨。

在语言的运用上,文章于质朴无华中寓意深长,风格平易而委婉有致,不求辞藻的华丽,大量使用设问句,有如师长口吻,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如:“岂其学不如彼邪?”“岂信然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这些句子仿佛与人促膝恳谈,从容探讨,话语娓娓不断,节奏舒缓不迫,显得含蓄蕴藉,委婉有致,寓有发人深思的意趣,是一篇优秀的“劝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