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虔州八境图》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轼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这是二首题画诗。苏轼密友孔宗翰任虔州知州时,因为江水连年毁坏城墙,乃筑石城以抵御江水。他将城上楼观台榭的景色描绘下来,题为“八境图”。熙宁十年(1077)春,东坡由密州知州调任徐州,代他知密州的就是孔宗翰。临别前,宗翰出八境图,求东坡为作序文和诗(苏轼《八境图后序》)。八境图,实在是虔州的一处景观,为什么称为“八境”呢?东坡解说:“所自观之者异也”(《八境图序》),因而题诗八首于图上。“涛头寂寞”、“朱楼深处”为组诗的第二首和第四首。

“涛头寂寞打城还”句,出自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直接描写虔州石城的景象,形容赣江的浪涛拍打着石城,又带着寂寞的心情和轻淡的寒意,默默地退回去。檃括前人诗语,紧扣画面,妥帖巧妙,无斧凿之迹。次句“章贡台前暮霭寒”,既能很自然地承接起句,渲染石城上章贡台附近寂寞悲凉的氛围,又能与下面的诗意紧紧勾连起来,“暮霭”与“落日”遥相呼应,引出全诗望阙的情思。“倦客登临无限思”,倦客,因宦游远州而感到疲倦的人,这里指作图的孔宗翰。他登临章贡台,联想到郁孤台上李勉北望京都的故事,产生了无限的情思。据《赣州府志》记载,唐代李勉任本州刺史,曾登上郁孤台北望,悠然而生魏阙之心,乃改易台名为“望阙”。结句“孤云落日是长安”,才拍合全诗,醒明题旨,原来孔宗翰登临章贡台上兴发起来的,正是北望京阙,表述自己拳拳之心的情思。结句的字面,是从李白《春日独酌》“落日孤云边”句中化出;然而,诗的内在涵意乃是出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蔽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汉唐故都,宋人写作诗词,习惯用长安代指北宋都城开封。长安见不到,只见落日孤云,在怀想朝廷的同时,隐含着忧虑奸臣擅权的情绪,意含言外,语近神远。

“朱楼深处”一诗,环绕朱楼和螺亭两个景点,形容画中的景象。上二句写“朱楼”。侵晨,“日微明”的时候,画中人太守(即孔宗翰)就从“朱楼深处”外出;傍晚,太守返回朱楼,酒刚刚醒了一半。皁盖,黑色的车盖,《后汉书·舆服志》:“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后代就成为太守的代称。下二句写螺亭附近的景色。薄暮,渔人、樵夫都已返回家中,只留下螺亭,依然屹立在碧溪青嶂之中。着一“绕”字,形象地表现螺亭的周遭都是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秀丽。这座亭子,正是太守白天在此饮酒、观赏,陶然于山水之间的处所。其意境,恰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相仿佛。

题画诗必须具有两种艺术功能,它既要将绘画美转化成诗艺美,还要将画家构图立意的艺术匠心转化成诗情、诗境。苏轼是位画家,又是诗人,他的题画诗《虔州八境图》融通诗与画的艺术三昧,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图上之景,抒写了图中之情,自然是上乘之作。“章贡台前暮霭寒”、“碧溪青嶂绕螺亭”,原来是“虔州八境图”上的景物,被苏轼写成富有美感的诗句。“涛头寂寞”一诗所表现的望阙情思,“朱楼深处”一诗所表现的豁达胸怀,也都是孔宗翰作图的本意。“朱楼深处”一诗还超越绘画表现生活断面和静态形象的艺术特征,写出了空间的变换(从朱楼到螺亭)、时间的推移(从早到晚)、人物的动态(出游、赏景、饮酒),丰富补充了“八境图”的画意,发挥了诗歌艺术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