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石灰吟》古诗赏析与原文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提起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谦,人们总不禁想到他这首著名的《石灰吟》。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历任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在各地方官任上,他积极有为,兴利除弊,因此享有极高威望。当时,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屡次威胁边关及首都地区。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侵扰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一时京师震动,朝野不安。面对当时放弃北京南迁的主张,于谦坚决反对,果断地拥立英宗弟为景帝,同时主持军务,调集重兵,亲自督战,击退也先军,使局势转危为安。不幸的是八年后英宗复辟,于兼竟以“谋逆罪”被诬杀,直到万历年间始昭雪,追谥“忠肃”。

《石灰吟》是于谦青年时代的诗作,是一首咏物诗,历来诗人多借此形式托物咏志。令人感佩的是,青年时代的于谦,就怀有崇尚信念,并为之不惜牺牲的抱负,他后来的生活道路,恰恰实践了青年时代所立的立向。“言为心声”,正是由于正气凛然,忠义之情,发自肺腑,《石灰吟》虽短短四句,却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久为传诵。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击”字一作“凿”、都是敲击、掘的意思。用作烧炼的石灰石,采自深山,必须由采石工人用锤子、凿子经过千百次的敲击,方能挖掘到,挖掘到的石灰石,又要花费千辛万苦,历尽艰难,才能从深山中运出来,以便进一步炼制。若,如。等闲,平常。石头经开采运出来,还要堆放到石灰窑里,经受烈火高温的烧炼,才能化为雪白的石灰,为人所用。诗人赋予在烈火中被焚烧的石灰以人格:为了最后造就自己,达到为人所用的价值,所以面对烈焰的燎烧,也觉得心甘情愿,视同平常。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全不惜”,又作“浑不怕”。诗人承上两句,对石灰的品格作进一步的揭示:烈火焚烧的结果使自己粉身碎骨,失却原来的面貌,化为粉末,但是杂质尽去,雪白无瑕,用于人间,正可使自己清白的本色长留世上。石灰开采炼制的过程,在诗人的心目中,具有严肃的象征意义。诗人赞美石灰的品格,旨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要留清白在人间”既是石灰形象的写照,又是诗人立志为了理想的实现甘愿承受一切痛苦磨炼的誓言。

全诗一气呵成,直抒胸臆。作为一首咏物诗,诗人通篇不离对石灰吟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说的都是石灰炼制过程中的情形;而字里行间又无处不流露着青年于谦炽热的报国热忱,闪耀着忠贞不移的人格光辉。联系诗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不避艰险,力挽狂澜的作为,以及终不见容于残暴、多疑的封建君主和群小,以至最后被害的悲剧命运,吟哦“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铿锵诗句,但觉浩然正气荡气回肠,英灵不灭,永励后人。